新生儿黄疸什么原因引起
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头颅等部位出血、同族免疫性溶血、红细胞膜及酶缺陷、血红蛋白病、体内出血等情况会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二是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LuceyDriscoll综合征、某些药物、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会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三是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总管囊肿、胆汁黏稠综合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等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逆流入血。特殊人群中,新生儿出现黄疸需密切关注,早产儿更要加强护理和监测,喂养上要保证充足奶量促进排便。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
1.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母胎或胎胎之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及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过多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引发黄疸。
2.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出血部位的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分解产生胆红素。由于出血后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不能及时被清除,胆红素生成增加,可引起黄疸。
3.同族免疫性溶血: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时,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引起黄疸。一般ABO血型不合较为常见,而Rh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通常较为严重。
4.红细胞膜异常: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等。这些疾病会使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导致红细胞的稳定性下降,容易被破坏,进而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5.红细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等。这些酶在红细胞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酶缺陷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代谢,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
6.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的稳定性降低,容易被破坏,从而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7.体内出血:当新生儿体内有较大面积的出血时,如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分解成胆红素,使胆红素生成增加,引发黄疸。
二、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1.缺氧和感染:缺氧会影响肝细胞内的酶活性,导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受损。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损害肝细胞,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例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导致黄疸加重。
2.CriglerNajjar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导致胆红素不能有效地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而使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引起黄疸。
3.Gilbert综合征: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功能障碍或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黄疸。一般黄疸程度较轻,可呈间歇性发作。
4.LuceyDriscoll综合征:又称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黄疸,病因可能与母亲妊娠后期血清中存在一种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物质有关。这种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了胎儿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结合障碍,导致黄疸。
5.药物: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盐、维生素K3、消炎痛、西地兰等,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白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增多;或者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影响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从而引起黄疸。
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对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有影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酶的活性降低,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引起黄疸。而且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消退。
三、胆汁排泄障碍
1.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胆汁中的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逆流入血,使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黄疸。患儿的大便颜色逐渐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
2.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管的先天性扩张会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红素排泄受阻,从而引起黄疸。一般黄疸程度可呈波动性,有时可伴有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3.胆总管囊肿: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一种类型,囊肿可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患儿除了黄疸外,还可能出现腹痛、腹部肿块等表现。
4.胆汁黏稠综合征:多见于新生儿溶血病后,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的胆红素在胆管内形成黏稠的胆汁栓子,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黄疸。
5.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酪氨酸血症、糖原累积病Ⅳ型及脂质累积病(尼曼匹克病、戈谢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新生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出现黄疸时需要密切关注。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情况,包括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消退情况等。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肝脏功能更不成熟,黄疸可能更为常见和严重,更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同时,在喂养方面,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排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