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时间、年龄、性别、运动、药物等因素而异,测量方法有口腔、腋窝、直肠三种,体温异常分为发热和体温过低,特殊人群的体温也有所不同,测量时需注意一些事项。
1.正常体温范围: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为36.0℃~37.0℃,直肠温度为36.5℃~37.7℃。
2.测量体温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测量腋窝温度,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测量5~10分钟。测量口腔温度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测量3~5分钟。测量直肠温度时,让患者侧卧或仰卧,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插入直肠,测量3~5分钟。
3.体温的变化: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会有一定的波动,一般下午体温略高于上午,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会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此外,女性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会略升高。
4.体温异常: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和超高热(41℃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高热可能会引起头痛、肌肉酸痛、寒战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抽搐、昏迷等。
5.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体温过低。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身体产热不足、散热过多等原因引起的。严重的体温过低可能会导致心跳呼吸减慢、意识丧失等危险情况。
6.特殊人群的体温: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温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代谢率较低,体温也相对较低;孕妇在怀孕期间体温可能会略升高。
7.体温的测量注意事项:测量体温前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热水等,测量时应保持腋窝干燥,测量时间应足够,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体温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了解人体体温的基本知识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对自己或他人的体温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