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与焦虑症有区别吗

来源:民福康

神经衰弱与焦虑症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神经衰弱是长期紧张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等,发病机制与大脑皮质失调等有关;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分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等,发病机制涉神经生物学等因素。临床表现上,神经衰弱有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等,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是过度焦虑担忧,惊恐障碍是突然惊恐发作。诊断要点中,神经衰弱有相应症状、严重及病程标准,焦虑症不同类型也有各自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上,两者均有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但具体方式因病症而异,临床需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一)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有关,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脑力劳动过度等因素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一般来说,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学习压力下的人群更易罹患,性别差异相对不显著,但女性可能因特殊生理周期等因素在情绪易激惹等表现上更突出。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等类型。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因素(如神经递质失衡,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以及心理社会因素(重大生活事件、长期不良的心理应激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高压力、高焦虑的生活状态者更易发病。

二、临床表现差异

(一)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1.精神易兴奋

表现为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敏感,容易不由自主地回忆和联想,即使不想相关事情也难以控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而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学习中难以专注于一项任务。例如在嘈杂环境中难以进行正常的思考和工作,这种情况在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群中更为常见,病史较长者可能症状更为顽固。

2.脑力易疲乏

患者常感精力不足、脑力迟钝,稍做脑力劳动就觉得疲惫不堪,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出现厌学、精力不集中等表现,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困倦、无力继续工作,这种疲乏感与实际的体力消耗不成正比,病史较长者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3.情绪症状

主要表现为烦恼、易激惹等,情绪不稳定,容易因为小事而发脾气。女性在月经前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情绪易激惹的情况更明显,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病史较长者可能会因为长期的不适而产生焦虑、抑郁等继发情绪问题。

4.睡眠障碍

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不同年龄段的睡眠障碍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出现夜间睡眠不安、频繁夜醒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有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浅等问题,长期的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加重神经衰弱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病史较长者的睡眠障碍可能更为顽固,难以通过一般的睡眠调整方法改善。

5.肌肉紧张性疼痛

可出现头部紧箍感、颈部和肩部肌肉酸痛等,不同年龄人群的疼痛部位和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较少表述肌肉疼痛,但可能会表现出身体的不适感、不愿活动等,成年人则能较为明确地指出疼痛的部位和性质,长期的肌肉紧张性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史较长者可能会因为疼痛的慢性存在而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加重。

(二)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1.广泛性焦虑

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担忧,这种担忧往往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内容,持续时间较长。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对未来的一些不确定事情过度担心,如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安全等,女性在怀孕期间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更易出现广泛性焦虑,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病史较长者可能会因为长期的焦虑状态而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慌等。

2.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惊恐体验,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濒死感或失控感,可伴有心悸、呼吸困难、胸痛、颤抖等躯体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作,在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刺激后更易出现首次发作,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发生惊恐障碍的首次发作,病史较短的患者可能在首次发作后会对再次发作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长期患病者可能会因为频繁的惊恐发作而导致心理上的严重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三、诊断要点区别

(一)神经衰弱的诊断

1.症状标准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表现为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力差、思考效率下降等)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以下2项:

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

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

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2.严重标准

患者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躯体疾病所致的疲劳,脑器质性疾病(如脑炎、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以及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等。

(二)焦虑症的诊断

1.广泛性焦虑的诊断

症状标准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2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2.惊恐障碍的诊断

症状标准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

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四、治疗原则差异

(一)神经衰弱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等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儿童患者,可采用游戏疗法等方式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通过与患儿互动,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适,缓解精神紧张等情绪。成年人则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如帮助患者认识到过度紧张和焦虑对病情的不利影响,引导其建立合理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女性患者在特殊生理阶段,心理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其生理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放松训练也是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放松等。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儿童可以通过简单的深呼吸游戏等进行放松,成年人则可系统学习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长期坚持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精神紧张状态,病史较长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和更系统的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是关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人群的睡眠时间要求不同,儿童一般需要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成年人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等。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女性在月经前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机能,缓解精神压力,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儿童可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成年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项目,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病史较长者在开始锻炼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不适加重。

2.药物治疗

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药物,如对于睡眠障碍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改善睡眠的药物,但需谨慎使用,避免长期依赖。不进行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仅提及药物名称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二)焦虑症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对于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同样有效。在治疗儿童焦虑症患者时,游戏疗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简单原则可以帮助患儿认识和应对焦虑情绪,如通过游戏让患儿表达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并引导其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女性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情感需求和社会角色等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惊恐障碍患者,暴露疗法等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心理刺激。

社交技能训练等对于伴有社交焦虑的患者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可通过相应的训练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社交焦虑情绪,儿童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进行简单的社交技能培养,成年人可参加社交技能培训课程等,长期坚持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交功能,缓解焦虑症状,病史较长者在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专业指导。

生活方式调整

同样需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焦虑症状。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等,冥想对于缓解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冥想方式,儿童可以从简单的专注呼吸等冥想方式开始,成年人可进行更系统的冥想练习,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焦虑症状的发作,病史较长者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注意逐步改变,避免因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而导致焦虑症状加重。

2.药物治疗

根据焦虑症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抗抑郁药物等可用于治疗焦虑症,但同样不进行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仅作为治疗手段提及。

总之,神经衰弱与焦虑症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了解疾病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主要是指患者反复出现无法预料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怎么判断神经衰弱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判断神经衰弱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判断,神经衰弱正常会表现出失眠或者是情绪激动等表现,而且还有可能会造成烦躁易怒,还会造成心慌胸闷以及耳鸣。也可以到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诊断,比如医生查体或者是脑电图检查。神经衰弱一般是由于长时间从事脑力工作造成的,还有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
睡不着觉是神经衰弱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表现出睡不着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受神经衰弱的影响,但不一定是神经衰弱所造成的,正常的失眠现象可能是以下原因所造成的,第一,近期精神压力过大、用脑过度。第二,情绪波动大过分刺激了大脑。但是如果经常表现出失眠,并且伴随疲倦、提不起力气等表现,可能是患有精神衰弱,建议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
神经衰弱多长时间能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若是轻症的神经衰弱,病人在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在1-2年内就有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如果神经衰弱症状非常严重,甚至造成焦虑抑郁的情绪,只能经过药物短暂的缓解病人的症状,没有办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神经衰弱多久能好转这没有确定的时间,这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
天麻能治神经衰弱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天麻一般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天麻一般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以及头痛,并且还可以用于治疗头晕以及神经痛等疾病,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神经衰弱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压力太大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可能会表现出失眠的情况,并且还有可能会造成头晕头痛,需要配合医生口服营养神经
治疗脑神经衰弱的药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有谷维素,刺五加,百乐眠胶囊。调节情绪,抗焦虑,抗抑郁的有奥氮平,氯氮平,丁螺环酮,西酞普兰,黛安神,黛力新,舍曲林。抗躁狂的药物有碳酸锂。助睡眠的药物有阿普唑仑,地西泮,舒乐安定,氯硝西泮,右佐匹克隆。以上药物都可以应用于神经衰弱症的患者。根据发病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症状不同,选
焦虑症会导致心脏早搏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患有焦虑症会造成心脏早搏。很多有焦虑症的病人都会有心脏早搏的表现,是因为焦虑症主要表现莫名的焦虑,紧张,担心,害怕,失眠,胸闷,心慌等,以上这些不舒服的表现会造成病人身体各种神经递质分泌不正常,造成内分泌紊乱以及激素紊乱,交感神经异常分泌造成心跳加快,造成心因性的心律失常,常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甚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可以经过中药汤药、针灸、刮痧等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方面来看,表现出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等因素导致的。在治疗上,可以经过中药汤药对病症进行缓解,也可以经过针灸对穴位的刺激,来对神经衰弱的现象进行改善。此外,刮痧对治疗神经衰弱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焦虑症失眠还能够治好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焦虑症失眠还能够治好的,但首先要将焦虑症治疗好,在之后慢慢的恢复睡眠,可以适当的到户外进行活动,因为运动是消除焦虑的最好方式,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有限的释放,因此也可以改善睡眠。
失眠焦虑症治多久才能好?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对于既有失眠症,又有焦虑症的病人,尤其是以女性的病人,比较多见的失眠症,焦虑症这种疾病同时表现出的时候一般治疗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他治疗的时间多数是在一年以上才能够完全治疗好的。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一样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并不完全一样。焦虑症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明显原因的或莫名其妙表现出焦虑、紧张、担心等,同时会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可包括头晕、头痛、恶心、腹泻、尿频尿急、出汗等,两者可有包含关系。
神经衰弱怎么自我调节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会自我减压,以平和心来对待一些事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第二、学会自我催眠,通过自我催眠改善睡眠,导致自己每天晚上安然入睡。第三、保持精神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第四、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的小事,要把心情放宽广,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避免神经衰弱。
睡眠障碍会出现神经衰弱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目前对神经衰弱这个说法很少,大多认为睡眠障碍可以出现神经衰弱,还可以见于其他的重性精神病。神经衰弱的表现有睡眠障碍,就是精神萎靡、乏力、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但是睡眠障碍更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往往出现睡眠障碍,同时还伴有一些思维方面的障碍,比如幻觉、妄想、情绪、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等,此时还是要到专
焦虑症长期不治的后果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焦虑症长期不治就会导致重度焦虑,从而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重度焦虑的患者一般整天处于情绪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影响生活工作,比如上班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导致不能工作。生活质量方面就是整天处于焦虑的状态,焦虑症的患者喜欢念念叨叨,从而影响家庭和谐,导致家庭不和睦。所以患了焦虑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慢性咽炎跟焦虑症有关系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慢性咽炎跟焦虑症不一定是完全的关系,但是也有一些焦虑症的患者,会伴有眼部的症状,比如焦虑程度比较高,情绪也是比较紧张,躯体方面也会表现在比较紧张,同时也会感觉咽喉部比较紧张,经常出现一两声的咳嗽或者是感觉咽喉部发痒等症状。有可能会伴随慢性咽炎,但是慢性咽炎跟焦虑症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会得急性焦虑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焦虑症,大多数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经是焦虑程度比较高。同时压力比较大,人的精神比较紧张,然后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重大的创伤事件,容易出现急性的焦虑症。对于这类型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比如说心理咨询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之前诊断为焦虑症时,要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避免处在一个比较压力大、过于紧张的环境当中,尽量的给予宽松
焦虑症为什么怕声音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焦虑症的患者本身一直处在非常紧张、焦虑,甚至烦躁的状态中,一旦有噪音刺激,容易加重这些不适症状,会感觉到特别的不安。同时也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心慌、心率增快、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另外也会伴发头疼、头晕,甚至出现恶心、晕厥等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