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饮食注意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饮食需从能量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安排。能量每日每公斤体重约2530千卡,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选优质蛋白;脂肪供能占20%30%,限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碳水化合物占50%60%,选复杂碳水化合物;保证充足B族、维C、E等维生素及钾、镁等矿物质摄入;老年患者易消化、少食多餐;合并糖尿病者严格控碳水、精准调配蛋白脂肪;吞咽困难者防误吸,调整食物质地或鼻饲保证营养均衡。
一、能量与蛋白质摄入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能量摄入需根据其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安排,一般来说,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2530千卡能量。蛋白质摄入应保证质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蛋类、奶制品等,每日每公斤体重约11.5克,优质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摄入的50%以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身体正常代谢及组织修复等。例如,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血管功能可能有一定益处,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等指标,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
二、脂肪摄入
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膳食中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应控制在20%30%以内,其中饱和脂肪酸供能应低于10%,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日。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油等,其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状况改善有帮助。
三、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应占总能量的50%60%。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糙米、燕麦等,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糖类,如糖果、甜饮料等。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控制血糖,稳定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代谢调节有益。例如,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上升更平缓,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尤为重要,可降低血糖波动对血管等的不良影响。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
维生素:应保证充足的B族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B1、B6、B12等,它们在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食用粗粮、豆类、绿叶蔬菜等获取,有研究发现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相关,充足的B族维生素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正常。同时,维生素C、E等抗氧化维生素也应适当摄入,可通过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坚果(富含维生素E)等获取,它们有助于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
矿物质:钾、镁等矿物质对维持心血管健康有益。钾的摄入可通过多吃香蕉、土豆、绿叶蔬菜等实现,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降低血压;镁的摄入可通过食用坚果、粗粮等,镁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心肌和血管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例如,缺镁可能导致血管痉挛等情况,适量补充镁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伴有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饮食应遵循易消化原则,可适当增加餐次,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调整食物的质地,如将食物做得细软一些,便于咀嚼和消化吸收。
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基础上,要更加严格地监测血糖变化,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等,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也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精准调配,以维持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稳定。
吞咽困难患者: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需防止误吸。可将食物调整为糊状或泥状,进食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如坐位且身体前倾等,必要时可使用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但要注意鼻饲饮食的营养均衡调配,严格按照营养需求进行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