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会发生羊水栓塞吗
剖腹产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其风险因素包括产妇的高龄、经产等自身因素及剖腹产手术操作因素,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的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需立即抢救,包括保持呼吸循环通畅、维持循环稳定、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同时要对高龄剖腹产产妇和经产妇做好孕期及术前沟通,医护人员也会密切关注新生儿情况。
羊水栓塞的相关风险因素
产妇因素:高龄产妇(年龄≥35岁)、经产妇等相对发生风险可能稍高,此外,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情况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也会增加。从年龄角度看,随着产妇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变化,对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耐受能力可能降低;经产妇的子宫肌层等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羊水更易进入血窦;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影响血管的状态,胎盘早破时羊水更容易接触到子宫血窦等结构。
剖腹产相关操作因素:剖腹产手术中子宫切开等操作过程中,子宫血窦开放明显,羊水有更多机会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相比自然分娩,剖腹产时羊水栓塞的发生与手术操作导致子宫血窦开放的直接关联更紧密。比如子宫切口处的血窦在手术中一旦被羊水污染,羊水成分就容易进入血液。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应对
临床表现:羊水栓塞起病急骤,产妇可能在剖腹产过程中或术后短时间内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例如,产妇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口唇、面色发绀,同时可能伴有血压迅速下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状态,还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伤口大量渗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应对措施:一旦怀疑羊水栓塞,需立即进行抢救。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呼吸循环通畅,给予氧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循环稳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等。同时,会迅速终止妊娠相关操作(如剖腹产手术等)以去除病因。
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产妇方面:对于高龄剖腹产产妇,要在孕期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控制妊娠高血压等相关疾病,做好孕期保健,在剖腹产术前要充分与医生沟通自身的健康史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羊水栓塞等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及应对措施。经产妇剖腹产时也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分娩史等信息,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及术后监测。
新生儿方面:羊水栓塞发生时,可能会对新生儿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因产妇情况危急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等。在剖腹产过程中及术后,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情况,新生儿出生后会及时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