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以上,病因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起病隐匿、病程长,需长期用降压药控制;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由明确疾病或病因引起,若去除原发疾病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一、原发性高血压
1.定义: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遗传方面,若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大约占40%-60%的发病原因;环境因素涵盖了饮食(如高盐饮食)、精神应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吸烟、肥胖等。例如,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释放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影响血管功能和内分泌代谢,易引发高血压。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性别上,在更年期前,女性患病率略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逐渐接近甚至高于男性;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群,需更加关注自身血压情况,定期监测。
2.特点:起病较为隐匿,病程较长,血压呈慢性升高态势,通常需要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且往往需要联合多种降压药物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二、继发性高血压
1.定义:是由某些明确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常见的病因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等)以及其他因素(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例,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低血钾等表现;肾动脉狭窄会使肾脏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继发性高血压的影响与基础疾病相关,比如主动脉缩窄多见于青少年;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对于有继发性高血压潜在病因的人群,如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伴有其他特异性症状(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低血钾表现、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等),需要进一步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2.特点:如果能明确并去除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发疾病,血压有可能恢复正常。例如,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解除肾动脉狭窄后,血压可明显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