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输血浆的作用是什么
肝衰竭患者输血浆具有多方面作用及不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作用包括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和腹水症状、维持血容量稳定;提供营养支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精确计算剂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控制输血速度、加强感染监测;孕妇要评估孕妇和胎儿状况、密切监测两者情况;过敏体质者要了解过敏史、预防性用药、加强观察及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一、补充凝血因子
肝衰竭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出血倾向。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等,输入血浆可以补充这些凝血因子,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对于肝衰竭伴有凝血异常的患者,适当输注血浆可使凝血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降低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二、维持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的白蛋白等蛋白质成分可以维持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防止血管内的液体过多地渗出到组织间隙。肝衰竭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容易出现水肿和腹水。输入血浆可以补充白蛋白等胶体成分,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液体渗出,减轻水肿和腹水的症状。这对于维持患者的血容量稳定和组织灌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伴有低蛋白血症的肝衰竭患者,血浆输注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和组织营养状况。
三、提供营养支持
血浆中还含有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在肝衰竭状态下,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消化吸收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输入血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肝衰竭患者在输血浆时需要特别注意血浆的剂量应根据儿童的体重和病情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因过量输入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同时,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在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无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
2.老年人:老年人肝衰竭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在输血浆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输血耐受性的影响,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输血加重心脏负担。此外,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输血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要加强抗感染等相关监测和预防措施。
3.孕妇:孕妇肝衰竭患者输血浆时,除了要关注血浆对孕妇本身的影响外,还要考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在输血前要充分评估孕妇和胎儿的状况,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输血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4.过敏体质者:对于有过敏体质的肝衰竭患者,在输血浆前要详细了解其过敏史,可在输血前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输血过程中要加强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