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怎么治疗
高渗性昏迷急救需立即纠正脱水,先选等渗溶液,血钠高时考虑低渗溶液,老年等特殊人群补液速度需调整,同时监测血糖,血糖达一定值时加葡萄糖和胰岛素;要控制感染等诱因,寻找并控制感染,处理其他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补钾及纠正其他紊乱;不同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老年要注重指标监测和用药谨慎,儿童要精确计算补液等,妊娠期要兼顾母体胎儿安全
一、立即启动急救措施
1.纠正脱水:高渗性昏迷患者存在严重脱水情况,需迅速补充液体。一般先选用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以快速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若血钠>155mmol/L,可考虑使用低渗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但要密切监测血钠浓度及心肺功能,防止发生溶血及脑水肿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全者,补液速度需适当减慢,避免补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
2.监测血糖: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当血糖降至16.7mmol/L左右时,可开始输入5%葡萄糖溶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根据其基础血糖情况及当前病情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二、控制感染等诱因
1.寻找并控制感染:感染是高渗性昏迷常见诱因,需仔细寻找感染灶,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根据感染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变化较快,要加强感染部位的评估及监测,确保抗感染治疗有效。
2.处理其他诱因:如停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及诱发高渗状态的药物等。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等,要同时进行相应的支持及处理,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纠正电解质紊乱
1.补钾:患者由于脱水及渗透性利尿等原因,多存在低钾血症,在补液及血糖控制过程中需及时补钾。根据血钾水平调整补钾量及速度,一般在血钾<3.5mmol/L时开始补钾,严重低钾时可适当加快补钾速度,但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及血钾变化,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补钾需更加谨慎,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补钾剂量。
2.纠正其他电解质紊乱:如低镁血症等也可能存在,需根据具体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纠正,维持电解质平衡,保障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运转。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补液速度及量的调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血糖等指标,防止出现心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
2.儿童患者:儿童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时补液量及种类需根据儿童的体重、脱水程度等进行精确计算。胰岛素使用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安抚,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需特别关注胎儿情况。补液及胰岛素使用要兼顾母体及胎儿安全,在纠正高渗状态及控制血糖的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胎心、胎动等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胎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