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预防方法及观察重点
羊水栓塞的预防包括积极处理高危因素、正确使用缩宫素等药物、避免人工剥膜等操作不当应用;观察重点有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出血情况观察(阴道及其他部位出血)、神经系统表现观察(意识状态、神经反射)、胎心变化观察,对于特殊人群预防和观察需更谨慎细致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羊水栓塞的预防方法
1.积极处理高危因素
对于有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情况的孕妇需加强监测与管理:胎膜早破时,要密切观察孕妇体温、胎心等情况,因为胎膜早破易引发感染,而感染可能是羊水栓塞的诱因之一。前置胎盘孕妇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出血风险,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及时就医。胎盘早剥孕妇需尽快评估病情,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诱发羊水栓塞。
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操作: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在进行剖宫产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如切开子宫后,及时吸净羊水再娩出胎儿,尽量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机会。
2.正确使用缩宫素等药物
合理应用缩宫素:使用缩宫素引产或催产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给药速度,密切观察宫缩情况。避免宫缩过强,因为过强的宫缩可能导致宫腔内压力骤增,促使羊水挤入破裂的静脉窦内。
3.避免人工剥膜等操作的不当应用:人工剥膜等操作需谨慎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原则,减少对子宫的不良刺激,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二、羊水栓塞的观察重点
1.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血压监测:羊水栓塞发病急骤,常首先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要密切监测孕妇的心率和血压。一旦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需高度警惕羊水栓塞的可能。例如,正常孕妇血压一般维持在一定范围,若血压突然进行性下降,同时心率增快,要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呼吸监测:观察孕妇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羊水栓塞时孕妇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功能障碍表现,如呼吸急促、费力,血氧饱和度下降等,需及时发现并处理。
2.出血情况观察
阴道出血观察:注意阴道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出血性状。羊水栓塞患者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阴道流血,且出血可能为不凝血液。要准确记录出血量,若发现阴道出血异常增多且不凝固,要立即报告医生。
其他部位出血观察:还需观察皮肤、黏膜、伤口等部位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伤口渗血不止等,因为羊水栓塞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全身多部位出血。
3.神经系统表现观察
意识状态观察:密切关注孕妇的意识情况,如是否出现烦躁、意识模糊、昏迷等表现。羊水栓塞累及神经系统时可导致脑缺氧等情况,引起意识改变,及时发现意识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处理。
神经反射观察:检查孕妇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等神经反射情况。若出现神经反射异常,也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受累,需进一步评估。
4.胎心变化观察
胎心监测:持续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羊水栓塞可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心异常,如胎心减慢、胎心节律不规整等,要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胎儿安全。
对于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等特殊人群,在预防羊水栓塞时要更加谨慎,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管理;在观察过程中要更加细致入微,因为这类人群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和迅速,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