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来源:民福康

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严格控制血糖(规律用药、定期监测)、合理饮食管理(均衡饮食、控制饮食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诱因(预防感染、避免擅自停药),并关注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特殊管理)

一、严格控制血糖

1.规律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更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有所差异,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2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等。

2.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根据血糖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通过频繁监测血糖,能够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如,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若血糖波动较大,可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二、合理饮食管理

1.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减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诱因。

2.控制饮食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升高,增加代谢负担,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例如,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再合理分配到三餐中,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三、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1.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促进尿液排出,带走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降低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大量出汗时,更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较快,更要注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家长应督促孩子定时饮水。

四、避免诱因

1.预防感染:积极预防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之一。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感染会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同时炎症反应也会影响代谢平衡。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去人员密集、易感染的场所,若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应尽早诊治。

2.避免擅自停药:糖尿病患者切勿擅自停用降糖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擅自停药会导致血糖失控,引发代谢紊乱,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几率。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用药,若有药物调整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更要密切遵循医嘱,不能自行改变用药情况。

五、关注特殊人群

1.儿童糖尿病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嘱管理孩子的血糖、饮食和生活。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血糖控制和营养需求有特殊要求,要确保孩子按时进餐,避免饥饿状态导致酮体生成增加。同时,要鼓励孩子适当运动,但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运动引发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在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要更加谨慎。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酮体的清除。老年患者在用药和饮食管理上更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了解疾病
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一般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诊断有哪些?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正常是患有糖尿病的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或过多食用含有糖分的食物导致的,患病后血PH值会表现出异常改变,您可以经过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进行确诊,之后可以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慢性酒精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郭田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慢性酒精中毒的危害:一、对身体的危害,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导致身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比如对心脏的损害,引起酒精中毒的心肌炎,对肝脏的损害会引起肝功能的损害,引起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是偏高的,还会引起肾脏的损害,甚至引发脑萎缩。二、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也是非常明显的,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都会有损害,出现走路不稳,说话不利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什么症状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有急性并发症,叫酮症酸中毒,很多酮症酸中毒发生的时候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所以在最初患者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体重也下降,在发病酮症酸中毒之初,因为不知道自己血糖高,所以经过2~3天之后可能病情就进一步进展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伴着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症状,呼吸味中有丙酮呼出,所以有烂苹果味。如果进一步还没有发现他自己
铅汞中毒斑怎么治疗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铅汞中毒斑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首先可以食疗,可以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丰富食物,可以起到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色素代谢作用,淡化铅汞中毒引起黑斑或者是褐色斑。还可以使用一些面膜,如自制牛奶面膜、水果面膜,如黄瓜面膜等,起到淡斑作用,尽量不要晒太阳,以免色素沉着。
食物中毒拉肚子拉水怎么办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患者拉肚子现象,如果确定是因为食物中毒引起的,建议积极去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急诊科就诊,一般需要进行洗胃或者灌肠治疗,有助于胃肠道内的毒物排出体外,同时根据相关的检查结果以及发病病史来判断毒素的种类后,按医嘱进行对因对症的治疗,由于引发中毒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