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心脏内膜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常见的细菌感染源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这些细菌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或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途径进入血液,并定植在心脏内膜上。某些心脏结构异常,如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手术的人工瓣膜等,增加了细菌感染和心内膜炎的风险。
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听到心脏杂音,这是由于心脏瓣膜受损或感染导致的。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感染是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关键。在某些情况下,如心脏瓣膜受损严重、出现并发症或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修复或更换受损的瓣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