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的症状
胆汁性肝硬化早期有乏力、皮肤瘙痒、轻度黄疸等症状,中晚期有肝脏脾脏肿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营养代谢障碍表现、内分泌紊乱表现等
一、胆汁性肝硬化的常见症状
(一)早期症状
1.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力气,这可能与肝脏功能受损,代谢等多方面出现问题有关,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更易察觉自身精力不如以往,而年轻人群若长期生活不规律等也可能引发类似乏力表现,但需警惕是疾病导致。
2.皮肤瘙痒:由于胆汁淤积,胆盐在皮肤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这种瘙痒可能较为顽固,夜间往往会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尤其对于有基础皮肤疾病史的人群,可能会干扰对原发皮肤问题的判断。
3.黄疸:早期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这是因为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不同年龄人群黄疸表现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儿童黄疸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皮肤发黄等情况。
(二)中晚期症状
1.肝脏、脾脏肿大:肝脏可触及肿大,质地一般较硬,脾脏也会逐渐肿大,这是因为肝脏纤维化等病变以及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导致,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在体检时更易通过触诊发现肝脏脾脏大小的异常变化。
2.腹水:腹腔内出现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患者会有腹胀感,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等,这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出现腹水时需警惕与原有疾病的关联及鉴别。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若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有过胃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高度怀疑与胆汁性肝硬化相关,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胆汁性肝硬化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4.营养代谢障碍相关表现: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相关表现(如夜盲、皮肤粗糙等),这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等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素食者本身可能存在维生素等摄入不足情况,若合并胆汁性肝硬化则会加重相关营养代谢障碍表现。
5.内分泌紊乱表现: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睾丸萎缩、性欲减退等,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这与肝脏对雌激素等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有关,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可能更易关注自身月经等方面的变化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