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常见严重并发症,病因与肠道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有关;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腹水检查有相应特点;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腹水检查;治疗需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肝硬化及支持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有特殊要求
一、定义与病因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指在无明显外来感染途径的情况下,腹腔内发生的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其主要病因是肝硬化导致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易位进入腹腔,同时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使得细菌容易在腹腔内滋生繁殖引发感染。一般男性和女性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概率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肝硬化本身的发病可能与男性长期大量饮酒等生活方式相关,女性可能因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该病。
二、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一般为低热至中等度热,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不升;伴有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还可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部分患者会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等表现,如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肝硬化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迟钝,发热、腹痛等表现不明显,更易延误诊治。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提示存在感染,但部分肝硬化患者因脾功能亢进等因素,白细胞可能正常或降低,此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腹水检查:是诊断的关键。腹水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腹水生化检查显示腹水蛋白质含量降低,葡萄糖水平降低;腹水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如常见的大肠杆菌等,这对明确感染病原体、指导抗生素使用至关重要。
四、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肝硬化病史、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有肝硬化基础,出现发热、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表现,同时腹水检查符合上述感染性腹水的特点,即可考虑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或确诊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同时积极治疗肝硬化本身,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加强支持治疗,如补充白蛋白等,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严格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抗生素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