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功能异常的症状
儿童肝功能异常有多种常见症状,一般表现有皮肤和巩膜黄染、面色异常;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全身症状有乏力、精神萎靡;还有其他症状如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等,这些症状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胆红素代谢、消化代谢、能量代谢、凝血功能等方面异常相关。
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较为典型的表现,由于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被染成黄色。新生儿时期若出现黄疸,需密切关注肝功能情况,因为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可能与肝功能异常相关,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更长且程度可能更重,与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较弱等因素有关。
面色异常:可能出现面色萎黄,这与肝功能受损后,机体营养代谢等功能受到影响有关,儿童可能会显得精神欠佳,活动耐力下降。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儿童可能出现不想吃饭、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肝脏是参与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食欲减退。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拒奶,而幼儿及儿童则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
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时,胃肠道可能存在淤血等情况,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儿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如果是婴幼儿,呕吐可能较为频繁,需注意防止误吸等情况,因为婴幼儿吞咽反射等还未完全完善,频繁呕吐可能会引起窒息等危险。
腹胀: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和蠕动,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引起腹胀。儿童可能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影响正常的进食和活动。
全身症状
乏力:儿童会感到浑身没有力气,不愿意活动,相较于平时活泼好动的状态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后,机体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无法正常产生和利用能量,从而导致全身乏力。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略有不同,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玩耍,大一点的儿童可能会说自己很累,不愿意进行日常的活动。
精神萎靡:严重肝功能异常的儿童可能出现精神状态差,萎靡不振,嗜睡等情况。这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毒素不能及时代谢排出,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关。对于新生儿和婴儿来说,精神萎靡可能是较为严重肝功能异常的一个危险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其他症状
肝脾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儿童肝脏或脾脏肿大。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发生代偿性增大;脾脏肿大可能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儿童肝脾肿大的表现和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遗传代谢性肝病中,肝脾肿大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肝功能、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
出血倾向:少数肝功能异常严重的儿童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儿童鼻出血等情况可能较为频繁,且不易止住,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排查肝功能异常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