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做哪些检查
肝衰竭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同时针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检查提示。实验室检查涵盖肝功能、病毒学、血氨、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多项检查,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病毒感染、凝血及内环境等情况;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等病变;肝组织活检是诊断病因和评估损伤程度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特殊人群中,孕妇尽量避免辐射检查优先选超声,儿童要做好安抚,老年患者检查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检查要充分评估风险并做好监护急救。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水平反映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排泄情况,肝衰竭时胆红素常进行性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衰竭时可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升高而转氨酶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衰竭患者白蛋白合成减少,水平降低。凝血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能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肝衰竭时这些指标明显延长。
2.病毒学检查: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以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例如乙肝患者检测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可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及传染性。
3.血氨检查: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肝衰竭患者易出现血氨升高,定期监测血氨有助于评估病情和防治肝性脑病。
4.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计数。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可能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及脾功能亢进有关。
5.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肝衰竭患者可能并发肝肾综合征,监测肾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6.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查:肝衰竭患者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如低钾、低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定期检测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有无腹水、门静脉高压等表现。对于鉴别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肝脏占位性病变等有重要价值。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肝脏病变、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可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肝静脉和门静脉血栓等。
3.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能力强,在诊断肝脏病变、肝血管病变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超声和CT难以诊断的病变,MRI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三、肝组织活检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衰竭病因和评估肝损伤程度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病变的类型、程度及预后。但肝组织活检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出血等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孕妇,进行检查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有辐射的检查如CT,可优先选择超声等无创检查。儿童进行检查时,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因哭闹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差,检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过度劳累。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时要充分评估风险,在检查过程中做好监护和急救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