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出血相关病症有一般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取平卧位等并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及血管收缩药物等;内镜治疗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特定情况但有风险;手术治疗用于内科治疗无效大量出血不止者;预防再出血包括病因治疗及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等,且不同年龄患者在各环节需特殊考虑相关因素。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体位与监护: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需特别关注小儿的呼吸频率、血氧情况,老年人则要留意血压波动对心脑血管的影响。生活方式方面,有酗酒史的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这是预防再次出血的重要基础。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要加强监测。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补液速度,小儿需谨慎控制补液量和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老年人则要考虑心肾功能情况,防止补液过多导致心衰等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有利于止血。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可能不同,需关注小儿的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老年人也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影响。
2.血管收缩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血管功能,因为该类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小儿和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风险相对更高。
三、内镜治疗
1.内镜下止血:如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内镜下进行套扎术或注射硬化剂等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有所不同,小儿需特别注意内镜操作的轻柔及对呼吸等的影响,老年人则要评估心肺功能能否耐受内镜操作。
四、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1.适用情况及操作要点:适用于药物及内镜治疗无效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该方法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窒息、食管黏膜坏死等。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对于小儿,因其气道等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更要谨慎操作;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需评估其能否耐受该压迫治疗。
五、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经积极内科治疗仍大量出血不止者,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和预后不同,小儿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要综合评估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能否耐受手术。
六、预防再出血
1.病因治疗:针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治疗,如乙肝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硬化治疗方法不同,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调整治疗方案,小儿抗病毒治疗需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老年人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或再次内镜治疗等。对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要定期评估病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再出血措施,小儿和老年人在药物选择及治疗频率等方面需特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