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肝功能异常的表现是什么
宝宝肝功能异常表现多样,一般症状有黄疸(出现时间、程度、消退时间异常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呕吐、腹胀);体征有肝脾肿大、皮肤粗糙灰暗、出血倾向;不同年龄阶段有特殊表现,新生儿期有吸吮无力、嗜睡等,婴儿期有生长发育迟缓、哭闹不安等,幼儿及儿童期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同时注意合理喂养、保证休息、避免接触损害肝脏物质。
一、一般症状表现
1.黄疸: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胆红素代谢处于一定平衡状态,当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就会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例如,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如果宝宝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消退时间过晚(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者黄疸退而复现,都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宝宝可能出现吃奶量减少的情况,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表现为吸吮次数减少,人工喂养的宝宝则是奶量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宝宝食欲受到影响。
呕吐:部分肝功能异常的宝宝会出现呕吐现象,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肝脏疾病导致的代谢异常,使得胃肠道受到刺激引起呕吐。
腹胀:肝脏疾病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肠积气、积液,从而出现腹胀症状。
二、体征表现
1.肝脾肿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可能会发生病理改变,如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等,导致肝脏体积增大,可在右上腹触摸到肿大的肝脏;脾脏也可能因门静脉高压等原因出现肿大,可在左上腹触及肿大的脾脏。
2.皮肤表现
皮肤粗糙、灰暗:肝功能异常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功能,使得一些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皮肤表面堆积,可能导致皮肤粗糙、灰暗,缺乏光泽。
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宝宝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表现
1.新生儿期:除了上述黄疸等常见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吸吮无力、嗜睡等情况。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功能异常时对其整体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一些先天性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在新生儿期就可能表现出严重的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
2.婴儿期:可能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由于肝功能异常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宝宝的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可能也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同时,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这与身体不适有关。
3.幼儿期及儿童期: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因为肝功能异常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对宝宝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宝宝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多样,家长若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同时,在照顾宝宝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避免宝宝接触可能损害肝脏的物质等,以维护宝宝肝脏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