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孩子肝功能异常表现多样,症状上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精神状态改变、出血倾向;体征上有肝脏脾脏肿大、腹水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尤其有相关病史的孩子更要加强监测。
一、症状表现
1.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较为常见,孩子可能原本喜欢的食物变得不感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肝脏的代谢功能,进而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表现为吃奶量减少。
恶心、呕吐也可能出现,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够表述的情况下会诉说有恶心感,随后出现呕吐。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使得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
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腹胀,腹部膨隆,这与肝脏对代谢产物的处理能力下降,导致胃肠道内气体积聚或消化不良有关。
2.皮肤和巩膜黄染
当肝功能异常影响胆红素的代谢时,会出现黄疸表现。皮肤会呈现黄色,尤其是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全身皮肤都可能变黄。巩膜也会发黄,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巩膜上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时更需密切关注肝功能情况,因为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尚不完善,更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对于有早产史、出生时窒息等情况的新生儿,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时要高度警惕肝功能异常。
3.精神状态改变
孩子可能变得精神萎靡,不爱玩耍,活动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异常后,身体的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清除,毒素在体内积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嗜睡,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比如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安静,睡眠时间明显增多且不易唤醒,就需要考虑肝功能异常的可能。
4.出血倾向
部分肝功能异常的孩子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例如孩子不小心碰撞后,皮肤很快出现青紫的斑块。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对于有这些出血表现的孩子,要及时检查肝功能,排查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问题。
二、体征表现
1.肝脏、脾脏肿大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孩子的肝脏肿大,触摸腹部时可感觉到肝脏质地可能有改变,边缘可能增厚。脾脏肿大也可能出现,正常情况下脾脏不易被触及,当肝功能异常时,如患有肝炎等疾病,可能会引起脾脏的反应性肿大。对于婴幼儿,由于腹部脂肪较厚,触摸可能不太准确,需要借助超声等辅助检查来明确肝脏和脾脏的大小情况。如果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同时发现肝脏脾脏肿大,要考虑肝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可能。
2.腹水表现
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呈蛙腹状,按压腹部有波动感。这是因为肝脏功能衰竭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门静脉高压等因素使得液体漏入腹腔形成腹水。对于出现腹水表现的孩子,病情相对较重,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肝功能及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孩子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多样,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特别是对于有家族遗传代谢性肝病病史、有过感染史(如乙肝病毒感染等)、有不良用药史(如滥用某些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的孩子,更要加强对肝功能异常表现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