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会有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不同系统癌症还有特殊症状,局部症状包括肿块、疼痛、溃疡等;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等;呼吸系统癌症中肺癌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消化系统癌症里胃癌有上腹不适等表现、结肠癌有排便习惯改变等;泌尿系统癌症中膀胱癌有无痛性血尿等;妇科系统癌症中宫颈癌有阴道流血等;血液系统癌症中白血病有发热、贫血等表现,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不同人群排查诊断流程有差异。
一、局部症状
1.肿块: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可触及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肿块,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例如乳腺癌可在乳房摸到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等;甲状腺癌可在颈部发现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等。不同部位的癌症肿块有其各自特点,这与肿瘤的生长部位、组织来源等因素相关,肿块的出现是由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
2.疼痛:癌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可引起疼痛。如肝癌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是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所致;骨肿瘤会有病变部位的疼痛,且可能伴有压痛,疼痛程度可因肿瘤的性质、生长速度等不同而有差异,当肿瘤侵犯神经或骨组织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
3.溃疡:某些体表或空腔器官的癌症可形成溃疡。例如皮肤癌可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边缘隆起,基底高低不平;胃癌可在胃内形成溃疡,有腹痛、黑便等表现,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面。
二、全身症状
1.消瘦:癌症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常出现消瘦表现。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大量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同时癌症患者可能伴有食欲减退等情况,导致摄入营养不足,从而出现体重下降、形体消瘦。不同癌症患者消瘦的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胰腺癌患者往往短期内消瘦较为明显。
2.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疲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肿瘤代谢产物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并且癌症患者长期患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较大,导致体力和精力下降,出现乏力症状。
3.发热:部分癌症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释放致热物质,或肿瘤继发感染等。例如白血病患者常有发热表现,多为低热,也可出现高热,与白血病细胞增殖、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三、不同系统癌症的特殊症状
1.呼吸系统癌症
肺癌:常见症状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痰中带血或咯血;还可出现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等。长期吸烟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需高度警惕肺癌,因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细胞癌变。
2.消化系统癌症
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有黑便或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可出现黏液便、脓血便;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腹部肿块等。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患结肠癌风险较高,这类饮食结构不利于肠道健康,容易诱发肠道肿瘤。
3.泌尿系统癌症
膀胱癌:典型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可表现为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患者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当肿瘤较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可引起排尿困难等。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胺类的人群易患膀胱癌。
4.妇科系统癌症
宫颈癌: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阴道流血,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也可出现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有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易患宫颈癌,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和HPV检测)很重要。
5.血液系统癌症
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接触放射性物质、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等有关,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就是癌症,但如果有相关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影像学检查(CT、MRI等)、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在出现可疑症状时的排查和诊断流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发热等更要谨慎排查肿瘤性疾病,需全面评估以避免漏诊或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