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表现指标
血清相关指标包括酶学、胆红素代谢、蛋白质代谢及凝血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映肝细胞损伤,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总胆红素等反映不同类型黄疸;白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病,球蛋白升高与慢性肝病等有关;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及肝损害严重程度与预后。
一、血清酶学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意义: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释放入血,导致血清ALT水平升高。它是反映肝细胞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都可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升高。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可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20倍甚至更高。对于儿童来说,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一般新生儿ALT参考值约为7-56U/L,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ALT升高需警惕酒精性肝病的可能。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意义: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损伤,线粒体膜破坏时,AST才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AST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在急性肝炎时,AST升高幅度不如ALT,但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升高较明显,且AST/ALT比值常大于1。例如,肝硬化患者中AST/ALT比值多大于2。对于老年人群,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即使轻度的肝细胞损伤也可能导致AST和ALT的异常变化,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胆红素代谢指标
1.总胆红素(TBil):
意义: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TBil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中TBil升高;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从而使TBil升高;阻塞性黄疸时,胆道阻塞,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TBil尤其是DBil显著升高。例如,阻塞性黄疸患者DBil可占TBil的50%以上。对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时TBil也会升高,但一般足月儿不超过221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如果新生儿TBil超过正常范围,需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如溶血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需及时处理。
2.直接胆红素(DBil):
意义:DBil是经肝细胞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DBil升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在阻塞性黄疸时,DBil显著升高,是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肝细胞性黄疸时,DBil也会升高,但升高幅度一般不如阻塞性黄疸明显。例如,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DBil可明显高于正常,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对于有胆道疾病史的人群,如胆囊结石、胆管炎患者,需密切监测DBil水平,以便早期发现胆道阻塞情况。
三、蛋白质代谢指标
1.白蛋白(Alb):
意义: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同时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炎症等情况,也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因此,血清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等。例如,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纤维化,白蛋白合成显著减少,可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对于老年人,由于肝脏功能逐渐衰退,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需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2.球蛋白(Glob):
意义: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系统产生,当肝脏发生炎症时,免疫系统被激活,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球蛋白可明显升高,尤其是γ-球蛋白升高较为突出。在儿童中,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球蛋白升高,但与肝病相关的球蛋白升高主要见于慢性肝病。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时,球蛋白升高可能更为明显,需要综合评估病情。
四、凝血功能指标
1.凝血酶原时间(PT):
意义: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指标,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如Ⅱ、Ⅴ、Ⅶ、Ⅸ、Ⅹ等,当肝功能异常时,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PT延长。PT延长程度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PT延长越明显,提示肝损害越严重。例如,肝衰竭患者PT显著延长,常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对于有出血倾向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如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等,需监测PT,以评估出血风险。老年人由于肝脏功能减退,凝血因子合成能力下降,即使轻度的肝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PT延长,需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表现。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意义:INR是PT的标准化指标,更准确地反映凝血功能的异常程度。INR升高同样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障碍,在肝损害患者中,INR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例如,肝硬化患者INR升高常提示肝功能储备较差,发生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对于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定期监测INR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