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继发性肺结核是什么病
双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年人中由初次感染后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免疫力下降时活跃引发的肺部结核病变,病因与免疫力降低等有关,有全身和呼吸道症状及相应体征,可通过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诊断,治疗用抗结核药物且要遵循原则并注意休息营养,预防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一、病因
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再次感染或复发引起。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分枝杆菌会在体内形成潜伏病灶,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就会重新繁殖生长,导致双肺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例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营养不良、过度劳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都可能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双肺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患病,一般来说,生活方式不健康、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等人群更易发病。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方面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左右,还可能伴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女性在月经不调方面也可能与病情相关。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是常见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少量咯血可为痰中带血,大咯血时可危及生命。还有胸痛,当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隐痛。
2.体征方面:病变范围较小时可能无明显体征,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或湿啰音等。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双肺内的病变部位、范围、形态等。继发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样,可呈云絮状、斑点状、结节状阴影等。
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等比X线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细节,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分枝杆菌,若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则可确诊,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可确定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能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治疗提供依据,但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8周。
四、治疗
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儿童使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五、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并治疗双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使其痰菌转阴,减少传染性。
2.切断传播途径: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对着他人。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之一,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对于高危人群,如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