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小脑扁桃体下疝可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颈部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颅神经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视力障碍等)及其他症状(像呼吸功能异常、颅内压增高表现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且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需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一、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

是小脑扁桃体下疝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枕部、颈部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的脑脊液循环障碍、局部神经结构受牵拉等有关。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典型表现,而成年患者则多能明确表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

2.颈部疼痛

颈部肌肉紧张、疼痛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可刺激颈部的神经结构,导致颈部肌肉的反射性紧张。对于有长期不良姿势等生活方式因素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的颈部疼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单纯的颈部肌肉劳损而被忽视,需要注意鉴别。

3.肢体无力

当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压迫脊髓时,可引起肢体无力。例如,上肢或下肢的力量减弱,活动不灵活。在儿童中,肢体无力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如走路不稳、精细动作困难等;成年患者则可能表现为持物易掉落、行走易跌倒等。其严重程度与下疝的程度和压迫的部位有关,压迫越严重,肢体无力的表现可能越明显。

4.感觉异常

可出现肢体的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这是由于脊髓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所致。不同节段的脊髓受压会导致相应节段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如上肢的尺侧或桡侧麻木,下肢的小腿或足部麻木等。对于有既往颈椎病史等人群,感觉异常的表现可能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相互混淆,需要通过影像学等检查进行明确区分。

5.共济失调

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如走路时步态蹒跚,像喝醉酒一样,精细动作困难,如用手指拿东西不准确等。这是因为小脑受到影响,小脑是调节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重要结构。在儿童中,共济失调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成年患者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无法正常驾驶、进行精细的手工操作等。

二、颅神经症状

1.吞咽困难

由于下疝的组织压迫颅神经相关结构,可导致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可能出现吞咽费力、食物易呛入气管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功能退化,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的吞咽困难可能会加重其营养不良的风险;儿童患者则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营养摄入,阻碍生长发育。

2.声音嘶哑

支配喉部肌肉的颅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这是因为相关颅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喉部肌肉运动不协调。在长期用声过度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声音嘶哑可能首先被考虑为喉部本身的问题,而容易忽视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可能。

3.视力障碍

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视力障碍表现。这是由于下疝的组织影响了视神经或相关视觉传导通路。对于有近视等眼部基础疾病的人群,视力障碍的表现可能会被原有的眼部疾病所掩盖,需要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因。

三、其他症状

1.呼吸功能异常

严重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可能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导致呼吸节律异常、呼吸浅快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呼吸功能异常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密切关注。例如,可能出现睡眠中呼吸暂停等情况,这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危害较大,需要及时诊断和干预。

2.颅内压增高表现

当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颅内压增高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损害。对于患有其他颅内疾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颅内出血等病史,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要警惕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可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了解疾病
小脑扁桃体下疝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Chiari畸形,是因后颅凹中线脑结构在胚胎期中的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或和延髓下部甚至Ⅳ脑室,经枕大孔突入颈椎管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渗漏怎么回事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脑脊液渗漏可能与手术操作不当、脑膜炎、胶质瘤等因素有关。1、手术操作不当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包括后颅窝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等。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硬脑膜受损,可使脑脊液从受损部位流出来,引起脑脊液渗漏。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局部修复处理,防止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2、脑膜炎如果患者存在脑膜炎,可分泌大量炎症因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是指同时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没有症状的患者一般也是需要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胚胎时期脑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脑积水、基因突变、脊髓脊膜膨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而脊髓空洞症则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的伴随症状之一,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比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成功率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该病手术成功率总体较高,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成功率数值无法一概而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诱因不同,治疗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手术成功率也有区分。比如,如果是因为小脑畸形、小脑出血所造成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通常需要做急诊手术,该类手术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手术成功率在80%左右。而如果是由于枕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什么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后脑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主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向下疝入到椎管内。这会导致颅颈交界区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和牵拉。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颈部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头痛通常为枕部或颈部的放射性疼痛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以下是需要治疗的原因: 1.病情进展风险:虽然目前没有症状,但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可能会逐渐进展,增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 2.潜在并发症:未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脊髓空洞扩大、脑积水、脊柱侧弯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严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大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以下是关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的具体分析: 1.手术风险的类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可能涉及多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麻醉风险:全身麻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脑组织损伤等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大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手术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麻醉风险:任何手术都存在麻醉风险,包括过敏、呼吸抑制等。 2.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3.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可能对小脑、脑干等周围神经组织造成损伤,导致面瘫、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5年需注意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5年,患者通常恢复良好,但仍需密切关注和定期复查。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神经功能恢复 术后5年,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术前可能存在的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可能逐渐减轻或消失。但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经过5年,仍需继续观察是否有新的变化或
小脑扁桃体下疝可以自己恢复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通常无法自行恢复。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指患者小脑、脑桥以及后颅窝等组织,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造成的畸形现象。由于畸形的组织无法自行恢复正常,所以疾病不能自愈,需要尽早进行系统治疗。 大多数神经损伤较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如果患者神经损伤严重,可使预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分类有哪些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分类一共有四种类型,即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1、Ⅰ型 Ⅰ型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常>5毫米,多起病与儿童期,患者可在青年或成年期才会出现症状。 2、Ⅱ型 Ⅱ型是指在Ⅰ型的基础上合并脑干、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向下移位变形,多合并脑积水和脊髓脊膜膨出,此型多见于2岁以内
什么是小脑扁桃体下疝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颅底发育畸形,就是颅腔狭小。小脑扁桃体应该容纳在颅腔里,但因为颅腔狭小,它就从颅腔和脊柱椎管相通的枕骨大孔疝到脊髓部分,就形成了小脑扁桃体下疝。轻度小脑扁桃体下疝没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如果下疝加重或者压迫时间长,形成了脊髓空洞以后,有可能出现颈项部疼痛或者双手发育问题,比如双上肢无力、麻木等。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治疗时机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治疗,一般对于儿科的病人是强调有症状,包括影像上或是临床表现上的症状。如果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病人,会建议病人再进一步做颈椎、胸椎的核磁共振检查,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合并有颈髓和胸髓的脊髓,出现空洞或者中央管明显的扩张,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便需要手术来处理了。还有部分孩子因为小脑扁桃体的压迫,出现吞咽的问题或
小脑扁桃体下疝能治好吗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孩子出现脑积水,在处理小脑扁桃体下疝后,脑积水可以得到缓解,脊髓的空洞也会出现稳定或者好转。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会对脊髓整体脑脊液的循环产生影响,对脊髓本身的循环也会产生影响,术中根据下疝的情况,有可能需要做下疝的切除。在解除下疝以后,脊髓的空洞或者中央管的扩张也会出现稳定,即脊髓空洞变小或者中央管扩张消失。
小脑扁桃体下疝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在神经外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属于一种最常见的颅底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又称之为阿奇氏畸形,是因为小扁桃体下方疝入到枕骨大孔,压迫到延髓,引起了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对于这样的患者,病情不断加重的,应该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吴勤荣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疝是指患者体内的器官通过后天形成或者是先天的薄弱点、缺损空隙进入其它的部位,也就是离开了正常的位置。该病可以出现在腹部、脑部、胸部等部位。而腹部最常见的便是腹外疝、腹壁疝、切口疝等疾病。而腹外疝主要是以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等最为多见。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底畸形,这种颅底畸形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而不断加重。大约在患者成年以后,小脑扁桃体下疝会影响到脑脊液的循环,导致患者第四脑室,两个外侧孔受堵,因此就会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从而形成脊髓空洞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