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二尖瓣狭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最可靠方法,其中M型可显示典型特征性表现及辅助测瓣口面积但不够精准,二维能直接观察形态结构及准确测瓣口面积分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流情况及评估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患者有需注意情况;心导管检查可测心腔压力评估狭窄程度,为有创检查,一般无创检查不明确时考虑,儿童、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1.M型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呈“城墙样”改变,EF斜率减慢,A峰消失,这是二尖瓣狭窄的典型特征性表现。通过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等指标来辅助诊断,其对瓣口面积的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相对不够精准。
2.二维超声心动图:
能直接观察二尖瓣的形态、结构及瓣叶的运动情况,清晰显示二尖瓣瓣叶增厚、粘连、钙化等病变,还可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是评估二尖瓣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例如,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约4-6cm2,当瓣口面积缩小至1.5-2.0cm2为轻度狭窄,1.0-1.5cm2为中度狭窄,小于1.0cm2为重度狭窄,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瓣口面积。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能直观显示二尖瓣口的血流情况,可看到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的五彩镶嵌色血流束,根据血流束的宽度和色彩的明亮程度等可初步判断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能观察到左心房内由于血流淤滞导致的血流缓慢情况等,对于评估二尖瓣狭窄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二尖瓣超声表现基本一致,但在儿童患者中,需注意心脏发育等因素对超声图像的可能影响,要仔细观察瓣叶及瓣口的细节。对于有长期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病变的进展情况等。
二、心导管检查
1.原理及作用:
心导管检查是将心导管经周围血管插入心脏,测量各心腔的压力等指标。在诊断二尖瓣狭窄时,可通过测量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压力差来评估二尖瓣狭窄的程度。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与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基本相等,当存在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压力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压力阶差可反映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但心导管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更精确评估血流动力学时才考虑进行。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心导管检查的有创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心功能等基础情况,评估检查的耐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