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提示。一般治疗需居家隔离2周左右,保证休息,做好日常护理,如及时换衣、监测体温、注意口腔卫生等,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者适当补液;药物治疗方面,体温超38.5℃或不适时用退烧药,病情较重进展快时可酌情用抗病毒药,还可用改善口腔的喷剂;特殊人群中,低龄患儿病情变化快,用药要谨慎,过敏体质患儿用药前告知医生过敏史,治疗中观察过敏反应,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后可能加重病情,要告知医生基础病史,治疗中关注病情控制。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需居家隔离2周左右,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这样有利于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日常护理:及时更换因发热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3.饮食调整:由于口腔疱疹、溃疡会引起疼痛,患儿饮食上要避免过烫、过辣、过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治疗
1.退烧药物: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患儿明显不适和情绪不佳时,可使用退烧药。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抗病毒药物: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如果病情较重、进展快,可酌情使用利巴韦林等。
3.改善口腔药物:可使用有抗病毒作用的口腔喷剂,以缓解口腔疼痛、促进疱疹愈合。
三、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患儿:小于6个月的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进食情况等。如果出现发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用药方面,由于低龄患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更加谨慎,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2.过敏体质患儿:如果患儿有药物过敏史,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可能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家长应及时告知医生患儿的基础疾病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