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迅速出现,轻度活动可加重)、胸痛(性质多样,活动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加重)、晕厥(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各年龄段可发生)以及右心衰竭相关表现(体循环淤血有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下肢水肿,还有心悸、咳嗽咳痰等其他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一般情况: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影响了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婴幼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而患病时可能超过60次/分钟;成年人则表现为呼吸急促,自觉气不够用。
2.与活动的关系:轻度活动即可加重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因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受到影响,身体在活动时对氧的需求增加,而肺的气体交换无法满足需求。例如,儿童原本能正常玩耍,患病后稍一跑动就出现明显的喘气、呼吸费力。
(二)胸痛
1.疼痛特点:可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绞痛或压榨性疼痛。其产生机制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缺血、缺氧以及右心室扩大牵拉心包或胸壁组织有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略有不同,成年人可能较明确表述胸痛的部位和性质,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动等。
2.疼痛诱因: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诱发或加重胸痛,因为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右心室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重。
(三)晕厥
1.发生机制:严重的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晕厥。这是因为肺动脉压力突然升高,右心射血受阻,心输出量降低,无法为脑部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2.好发人群及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在儿童中可能更易被忽视其潜在的严重病情。发生晕厥时,患者突然失去意识,面色苍白,对于成年人可观察到其突然倒地,儿童则表现为突然瘫软、呼之不应。
(四)右心衰竭相关表现
1.体循环淤血表现
颈静脉怒张:由于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怒张。在成年人中可通过观察颈部静脉明显充盈、扩张来判断;儿童由于颈部皮肤较薄,可能更易发现颈静脉的异常充盈。
肝大压痛:肝脏淤血肿大,有压痛感。成年人可通过触诊发现肝脏肿大,儿童则可通过腹部触诊及B超等检查发现肝脏体积增大。
下肢水肿:开始为下垂部位对称性水肿,病情加重可蔓延至全身。儿童水肿可能首先出现在眼睑、脚踝等部位,成年人则常见于足踝部,长期站立或坐位者可能双下肢水肿更为明显。
2.其他表现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心脏为了适应肺循环压力变化而发生的代偿性改变,导致心率增快。不同年龄人群的心悸感受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躁动不安、心率监测异常增快等。
咳嗽咳痰: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多为少量白色黏痰,这与右心衰竭导致肺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