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休克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机制包括组织灌注不足致无氧代谢增强使乳酸堆积、微循环障碍致酸性物质积聚及肾脏功能障碍致酸碱平衡失调;不同人群休克致代谢性酸中毒有特点及应对,儿童耐受性差、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及调整治疗,老年人群代偿能力弱需谨慎补液及治疗基础疾病,特殊病史人群如肝病史者易乳酸堆积、肾病史者酸碱失衡难纠正需针对性监测保护及调整治疗
一、休克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机制
(一)组织灌注不足与无氧代谢增强
休克发生时,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以骨骼肌为例,在灌注不足的情况下,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转而进行无氧代谢。此时,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正常有氧代谢时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30-32分子ATP,而无氧代谢时1分子葡萄糖仅产生2分子ATP,能量产生大幅减少。同时,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生成增加。正常情况下,乳酸可通过肝脏等器官进行代谢,但在休克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时,肝脏等器官的灌注也受到影响,乳酸的代谢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乳酸在体内堆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大量失血使组织灌注不足,无氧代谢增强,乳酸生成增多,若不能及时代谢,就会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二)微循环障碍与酸性物质积聚
休克进一步发展时,微循环出现障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后括约肌相对开放,导致微循环处于淤血状态。此时,组织细胞处于低灌注、缺氧环境,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使得丙酮酸等酸性物质不能被充分氧化分解,进而在细胞内和组织间隙积聚。另外,肝脏的灌注不足也会影响其对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代谢功能,肾脏灌注不足则会影响酸性物质的排泄。例如,感染性休克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因素导致微循环障碍,酸性物质积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三)肾脏功能障碍与酸碱平衡失调
休克时肾脏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排泄氢离子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当肾脏灌注不足时,其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下降,同时排泄氢离子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体内碳酸氢根离子减少,氢离子潴留,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例如,休克时间较长的患者,肾脏功能受到明显影响,酸碱平衡调节紊乱,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
二、不同人群休克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等尚未完全成熟。在休克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时,儿童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例如,感染性休克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容易迅速扩散引发休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等代偿表现,但由于儿童的脏器储备功能有限,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在应对方面,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发现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并积极纠正休克的病因,如控制感染等,同时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调整补液等治疗措施,以维持酸碱平衡和内环境稳定。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在休克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时,老年人群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弱。例如,失血性休克在老年人群中发生时,由于其造血功能下降、血管弹性降低等因素,失血后恢复能力差,同时其肾脏、肝脏等器官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减退,对代谢性酸中毒的调节能力更弱。在应对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补液等治疗,避免过快、过多补液加重心脏负担等不良后果,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器官功能,以促进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和休克的恢复。
(三)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肝硬化患者,其肝脏对乳酸等酸性物质的代谢能力本身就存在障碍,当发生休克时,更容易出现乳酸堆积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肝脏功能的监测和保护,避免使用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等。对于有肾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肾衰竭患者,其肾脏本身的酸碱调节功能已经受损,发生休克时,肾脏灌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酸碱平衡失调,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难以纠正。在治疗时,需要根据肾脏疾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补液量、药物的选择等,以尽量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