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是什么情况
二尖瓣狭窄是因多种原因致二尖瓣开放受限、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的心脏疾病,常见病因有风湿热等,病理生理变化会致肺淤血、右心衰竭等,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心脏体征,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包括一般、并发症及介入手术治疗,预后与病情等因素相关,早期诊治可改善预后,延误则预后差,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别
一、定义与病因
二尖瓣狭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二尖瓣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二尖瓣开放受限,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常见病因包括风湿热,这是引发二尖瓣狭窄的主要原因,多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损伤二尖瓣;此外,先天性发育异常、老年退行性变等也可导致二尖瓣狭窄。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情况有所差异,比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在青少年时期因风湿热感染埋下隐患,女性在某些激素影响下可能相对更易因风湿热累及二尖瓣;有风湿热病史、长期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易感染链球菌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二、病理生理变化
正常情况下,二尖瓣开放时左心房血液顺利流入左心室,当发生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排出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导致左心房扩大。长期左心房压力升高会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肺淤血,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后负荷增加,逐渐出现右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不同年龄人群对病理生理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时期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对肺淤血、右心衰竭等情况耐受更差。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初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这是因为二尖瓣狭窄导致肺淤血,影响肺的气体交换,运动或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所致。不同年龄患者呼吸困难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呼吸急促;老年患者可能在轻微活动后就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痰中带血多因支气管黏膜下支气管静脉扩张破裂所致;大量咯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是由于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间侧支循环破裂引起。
咳嗽:多在冬季明显,卧位或活动后加重,可能与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及左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有关。
心悸:可因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引起,心房颤动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病程较长者。
2.体征
心脏体征: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局限,左侧卧位明显,可伴有舒张期震颤。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呈拍击样,是因为二尖瓣前叶柔顺、活动度好时,舒张期左心房血流快速经狭窄二尖瓣口到左心室,振动二尖瓣前叶引起。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伴分裂,是由于肺动脉高压所致。
四、诊断方法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方法,可明确二尖瓣狭窄的程度,如瓣口面积、瓣叶厚度、活动度及是否存在钙化等。通过超声心动图还能评估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肺动脉压力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操作及图像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儿童心脏相对较小,图像获取可能需要更精细操作。
2.X线检查:可见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淤血等表现。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显著增大,食管吞钡检查可见食管受压后移。
3.心电图:可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表现,还可显示左心房增大所致的“二尖瓣型P波”。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预防风湿热复发:有风湿热病史者需积极预防,可使用青霉素等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不同年龄人群预防措施略有不同,儿童要注意生活环境卫生,避免链球菌反复感染;老年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链球菌感染及时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心脏负担,根据病情适当限制体力活动,以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2.并发症治疗
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若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可考虑药物或电复律,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儿童一般避免使用某些转复心律药物。
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似,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等,但要注意药物对各年龄段患者的特殊影响,如儿童对某些强心药物耐受性差等。
3.介入和手术治疗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用于单纯二尖瓣狭窄,瓣叶活动度较好,无明显钙化及瓣下结构异常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二尖瓣瓣口,改善瓣膜狭窄情况。
二尖瓣置换术:对于瓣膜病变严重,无法行球囊成形术的患者可考虑,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
六、预后
二尖瓣狭窄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若病情延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重度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预后较差。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不同,儿童患者因心脏代偿能力弱,预后相对更受病情进展影响;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预后也相对不佳,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