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什么症状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致肝脏严重损害,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症状因病情严重程度等不同,有黄疸相关(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改变)、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相关(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腹水相关(腹部膨隆)及其他全身表现(乏力、消化道症状)等。
一、黄疸相关表现
1.皮肤和巩膜黄染: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且随着病情进展,黄疸可能进行性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皮肤较薄等特点,黄疸可能更易观察到。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黄疸出现往往提示病情恶化。
2.尿色改变:尿液颜色加深,可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经尿液排出的胆红素增加所致。
二、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1.出血倾向: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较为常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在儿童群体中,出血可能更易被家长忽视,需密切观察。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可能已有一定异常,肝衰竭时会进一步加重。
三、肝性脑病相关表现
1.意识障碍:早期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改变,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抑郁,原本安静的人变得烦躁不安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基础脑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退化,肝性脑病的表现可能更易与老年常见的脑功能减退等情况混淆,需仔细鉴别。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时,往往提示肝衰竭已达较严重阶段。
2.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扑翼样震颤,即患者伸出双手时,手腕出现不自主的抖动。
四、腹水相关表现
1.腹部膨隆:患者腹部逐渐膨隆,感觉腹胀明显。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门脉高压等因素引起腹腔内液体潴留。不同年龄患者的腹部膨隆表现可能因体型等因素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腹胀可能影响其进食和呼吸等。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本身肝脏已受损伤,更易出现腹水相关表现。
五、其他全身表现
1.乏力: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体力明显下降,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无论年龄、性别,乏力都是肝衰竭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对于有基础疾病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乏力可能是肝衰竭较早出现的信号。
2.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与肝脏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和代谢异常有关。儿童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发育,需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有慢性肝病且伴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消化道症状往往较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