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异常有多种症状和体征表现,消化道相关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表现有乏力、黄疸;体征表现有肝脏相关的肝肿大、肝区疼痛,以及其他体征如蜘蛛痣、肝掌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表现需重视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一、症状表现
(一)消化道相关表现
1.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合成胆汁等消化相关物质的功能受影响,胆汁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对食物兴趣降低的现象,长期可能影响营养摄入。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80%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
2.恶心、呕吐:肝脏代谢功能异常会使体内毒素堆积,影响胃肠道功能,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儿童肝功能异常时,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可能更为频繁,需要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成人也可能因毒素刺激胃肠道神经而出现此类症状。
(二)全身表现
1.乏力:肝脏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能量代谢过程,使机体能量产生不足,导致患者感到乏力。无论年龄、性别如何,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感,例如慢性肝病患者常长期存在乏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黄疸:当肝细胞受损或胆管阻塞时,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黄疸表现。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新生儿肝功能异常时出现黄疸需格外重视,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成人黄疸可能提示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等多种情况。
二、体征表现
(一)肝脏相关体征
1.肝肿大:在一些急性肝功能异常情况下,如急性肝炎,肝脏可能会肿大,可通过触诊发现肝脏质地可能有改变,如急性肝炎时肝脏可能质地偏软。儿童急性肝炎时肝肿大相对较常见,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因;成人肝肿大也可见于多种肝病情况。
2.肝区疼痛: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肝区隐痛或胀痛等不适。这是因为肝脏包膜受到刺激,无论是炎症、淤血等原因导致肝脏体积变化,牵拉包膜都会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差异,但本质都是肝脏病变相关的表现。
(二)其他体征
1.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多见于慢性肝病患者,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其出现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如肝硬化等情况。
2.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端腹侧部位发红。机制与蜘蛛痣类似,也是雌激素灭活障碍所致,常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对肝功能异常的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