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如输血、补液;采取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止血措施;针对肝硬化等病因治疗,如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抗病毒、酒精性肝硬化戒酒;进行预防再出血的二级预防,包括药物预防和内镜随访等,各措施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尤其关注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这对于任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至关重要,尤其要关注老年患者因吞咽反射减弱等因素更易发生误吸风险。
二、补充血容量
1.输血:根据患者失血情况,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等补充丢失的血液成分,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输血过程中心血管功能变化,避免输血过快过多导致心衰等并发症。
2.补液: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等,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状态,注意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调整补液速度和量,老年患者心肾功能相对较弱,补液需谨慎。
三、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抑酸剂: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有利于止血,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胃肠疾病患者,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
2.内镜下止血
硬化剂注射: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内镜下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血管闭塞、黏膜下组织硬化,达到止血效果,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对操作耐受性稍差。
套扎术:利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而止血,也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内镜方法,术后需关注患者有无再出血及迟发性出血等情况。
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时,但该方法患者痛苦较大,老年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且压迫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食管黏膜坏死等并发症。
四、病因治疗
1.针对肝硬化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如果肝硬化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符合抗病毒指征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等,长期抗病毒可延缓肝硬化进展,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治疗过程中需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
戒酒: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酒精继续摄入会加重肝脏损伤,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反复发生,家属应协助患者戒酒并提供支持。
五、预防再出血
1.二级预防
药物预防:继续使用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出血,但需注意药物禁忌证及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内镜随访:定期进行内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必要时再次进行内镜下治疗,如对于有高危出血风险的静脉曲张患者需缩短内镜随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