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吃什么药
保肝降酶类药物如联苯双酯、双环醇有各自降酶及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使用时需注意特殊人群;抗炎保肝类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有相应抗炎保肝等功效,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需注意剂量等;利胆退黄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有各自利胆退黄等作用,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肝功能异常患者用药需明确病因,由医生据病情合理选药,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前要详告医生病史等情况。
一、保肝降酶类药物
1.联苯双酯:是一种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从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降低血清ALT水平,临床常用于慢性肝炎及药物所致ALT升高。但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谨慎使用,因为目前关于其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安全性研究相对有限,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2.双环醇:可改善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它能通过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因为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抗炎保肝类药物
1.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成分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提供高剂量、容易吸收利用的高能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促进肝组织再生,改善肝功能。对于有严重酒精性肝病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可能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但在使用前需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等情况。
2.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以及抑制肝细胞损伤等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在儿童患者中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需根据儿童的体重等因素谨慎调整剂量,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利胆退黄类药物
1.熊去氧胆酸:可以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饱和度,有利于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同时,它还具有膜保护、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期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使用熊去氧胆酸需要非常谨慎,必须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因为妊娠期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
2.腺苷蛋氨酸:作为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参与体内转甲基反应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合成,可改善肝脏内胆汁淤积。对于有肝硬化基础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腺苷蛋氨酸可能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情况,但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肝硬化患者,其机体功能衰退,更需密切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异常患者用药需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不同患者由于年龄、基础疾病等不同,用药选择和安全性评估也会有所差异,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