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状态是什么意思
应激性高血糖状态是机体在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应激下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不同应激情况有对应机制,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影响不同,需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监测和处理
应激性高血糖状态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各种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一般来说,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通常血糖可升高至7.8~11.1mmol/L,甚至更高,但一般不超过16.7mmol/L,且不伴有糖尿病病史。
应激状态的多种情况及对应机制
严重创伤:例如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的骨折、内脏损伤等,创伤会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系统,使得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研究表明,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高血糖。
大手术:大型手术如心脏搭桥手术、腹部大手术等,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刺激会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肝脏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引发应激性高血糖。一般在大手术后1~3天内,患者的血糖可能会处于较高水平。
严重感染:当机体发生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时,病原体及其毒素会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影响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感染引起的应激也会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最终导致血糖升高。有临床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
急性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发病后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可导致血糖升高。这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会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使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同时脑部病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从而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状态。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在遭受严重应激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状态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机体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应激性高血糖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等。例如,严重感染导致的应激性高血糖,可能会干扰儿童的能量代谢,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恢复等。在护理儿科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同时注意保证患儿的营养支持,但要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血糖进一步波动,并且要积极治疗原发的应激因素,如控制感染等。
成年人:对于成年人,应激性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例如,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应激性高血糖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等。成年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时,需要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功能减退,在应激状态下更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应激性高血糖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应激性高血糖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血管负担,增加心肌缺血、脑梗死复发等风险。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在监测血糖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基础疾病情况,在治疗原发应激因素的同时,避免因降糖过度而引发其他不良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