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肝衰竭怎么办
出现肝衰竭后应立即去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医生会全面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然后进行一般支持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合适饮食及维持内环境稳定。针对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肝衰竭按指征用抗病毒等药物,药物性肝衰竭停用可疑药物,中毒性肝衰竭进行解毒或清除毒物。可选择人工肝支持治疗,晚期肝衰竭可考虑肝移植。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肝衰竭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需密切监测、合理营养支持,老年要综合管理基础疾病、谨慎用药并防并发症,妊娠期要权衡对孕妇和胎儿影响。
一、尽快就医与初步评估
出现肝衰竭后应立即前往具备救治肝衰竭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首先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既往肝脏疾病史、用药史、中毒接触史等)、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黄疸情况等),还会安排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肝衰竭时胆红素通常明显升高,转氨酶可呈不同变化)、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会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严重受损)、血常规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等,帮助了解肝脏形态等情况)。
二、一般支持治疗
1.休息与饮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在饮食方面,要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的饮食,对于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以维持机体基本代谢需求。
2.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例如,根据患者的血钠、血钾等水平调整补液方案,维持合适的渗透压等。
三、针对病因的治疗
1.病毒性肝炎相关肝衰竭:如果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衰竭,若符合抗病毒指征,可能会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但具体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南。对于丙肝病毒相关肝衰竭,可根据病情考虑抗丙肝病毒治疗等。
2.药物性肝衰竭: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避免再次接触肝毒性药物。
3.中毒性肝衰竭:如为药物中毒,需进行相应的解毒处理;若为毒物中毒,要尽快清除体内毒物,如通过洗胃、导泻、血液净化等方法。
四、人工肝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合适的人工肝治疗方式,如血浆置换等。人工肝可以部分替代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清除体内的毒素、胆红素等有害物质,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条件。
五、肝移植治疗
对于晚期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患者符合肝移植适应证时,需尽快进行肝移植评估,争取合适的供体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肝衰竭:儿童肝衰竭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需更加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在治疗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营养支持的合理性,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调整营养方案。同时,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
2.老年肝衰竭:老年患者肝衰竭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综合管理这些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以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妊娠期肝衰竭:妊娠期肝衰竭情况较为危急复杂,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胎儿的情况。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权衡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人工肝治疗等操作也需在充分评估胎儿情况后谨慎进行,必要时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以挽救孕妇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