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可引发感觉异常、感觉过敏、运动障碍等问题。感觉异常包括疼痛(约60%-90%患者有对称性刺痛、灼痛等,夜间加重,老年患者受干扰更明显,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纤维致痛)和麻木(四肢远端如戴手套袜套感,高血糖致神经纤维变性髓鞘脱失致传导功能异常,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且加重);感觉过敏表现为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神经痛觉阈值降低,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加重病情,儿童和老年患者受影响不同;运动障碍有肌力下降(约30%-50%患者有,不同年龄影响不同,长期高血糖致神经损伤,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加重)和运动协调性差(行走易绊倒、拿东西易掉落,女性更明显,合并周围血管病变者跌倒风险高,需注意安全防护)

一、感觉异常

1.疼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疼痛症状,多为对称性疼痛,可表现为刺痛、灼痛、隐痛等。研究表明,约60%-90%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会有疼痛症状。这种疼痛在夜间往往会加重,可能与夜间人体的神经敏感性增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耐受力相对较差,疼痛对其睡眠、日常活动等的干扰可能更为明显。在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中,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纤维,导致神经传导异常,从而引发疼痛。

2.麻木

麻木也是常见的感觉异常表现。患者常感觉四肢远端有麻木感,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麻木的程度可轻可重,轻的可能只是轻微的感觉减退,重的则可能几乎失去对肢体部位的感觉。从发病机制来看,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纤维变性、髓鞘脱失等会影响神经的正常感觉传导功能,导致麻木症状出现。不同性别患者在麻木症状上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应对方式上可能因个体性格等因素有所不同。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麻木症状往往更容易出现且可能逐渐加重。

二、感觉过敏

1.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即对原本正常强度的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例如,轻微的触摸或温度变化都可能引起较强烈的感觉反应。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的痛觉阈值降低,使得神经对刺激的感知变得过于敏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进而加重神经病变,使感觉过敏症状更明显。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觉过敏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如不敢接触衣物等轻柔的接触,需要家长更加细心地照顾,避免因感觉过敏导致的意外损伤等情况。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感觉过敏可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因为轻微的床单接触等都可能引起不适。

三、运动障碍

1.肌力下降

随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肌力下降的情况。神经病变会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导致肌肉的收缩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肌力减弱。研究发现,约30%-50%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不同年龄的患者肌力下降对生活影响不同,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情况,而儿童糖尿病患者肌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和日常活动能力,如跑步、跳跃等运动受限。在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中,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损伤是肌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代谢异常等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肌力下降的程度。

2.运动协调性差

患者会出现运动协调性差的表现,例如行走时容易绊倒、拿东西时容易掉落等。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精细调节功能,使得肌肉的协同运动出现障碍。对于女性患者,运动协调性差可能会在一些需要精细运动的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化妆、编织等。而在有糖尿病病史且合并有周围血管病变等情况的患者中,运动协调性差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进而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尤其是存在运动协调性差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因运动不协调而发生意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一般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怎么回事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专业名称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的、药物因素可诱发该疾病发生。 一、基本病因 1、代谢紊乱 高血糖可造成组织蛋白糖基化,导致外周神经的结构被破坏,血糖得到控制后,破坏可继续进行,引起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2、循环障碍 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该如何预防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就是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方法有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医嘱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平时应该控制脂肪、糖分和钠盐的摄入,避免脂质沉积,防止血液黏稠,引起代谢障碍,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生。 2.遵医嘱用药 遵医嘱使用药物,严禁擅自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日常应注意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又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适当运动、皮肤护理等。 1.病情监测 平时应注意观察刀割样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是否好转,未经过长时间治疗仍未好转,则需要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2.适当运动 身体允许时,可以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能够改善肢体末端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一般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疼痛、感觉异常、消化道不适等症状。 1、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神经痛的症状,多表现为针刺痛、烧灼痛、枪击样痛等,一般在夜间加重。 2、感觉异常 患者大纤维受损,还可出现感觉异常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麻木、感觉缺失等。 3、消化道不适 如
糖尿病手麻的鉴别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手麻需要与颈椎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局部神经卡压等情况进行鉴别。 1.颈椎病变 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手麻,多伴有颈部不适、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可通过颈椎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周围神经病变 除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外,其他原因如感染、中毒、营
周围神经病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周围神经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到周围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支配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取决于受损神经的部位和程度,可能包括麻木、刺痛、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反射异常等。 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免疫性疾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害,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这一病变的进展。其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如肢体末端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像有蚂蚁在爬或烧灼感等,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
背心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背心疼的原因包括肌肉骨骼问题、心血管问题、消化系统问题、呼吸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精神心理因素。 1.肌肉骨骼问题 背部肌肉拉伤、扭伤或劳损,以及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都可能导致背心疼。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重物提起或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对背部肌肉和骨骼造成压力和损伤。 2.心血管问题 某些
小腿胀痛是什么原因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腿胀痛可能是过度使用或疲劳、肌肉拉伤或扭伤、血液循环问题、缺钙或矿物质失衡、神经问题等原因导致的,原因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1.过度使用或疲劳 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或进行其他体力活动可能导致小腿肌肉过度使用和疲劳。这可能会引起肌肉酸痛、胀痛和紧张感。 2.肌肉拉伤或扭伤 突然的剧烈运动、不当的运
两条腿莫名其妙的酸痛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两条腿莫名其妙的酸痛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运动过度或受伤 长时间或过度的运动、体力劳动,或者腿部受伤都可能导致肌肉酸痛。 2.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腿部肌肉容易变得松弛无力,也可能出现酸痛症状。 3.营养不良 维生素D或钙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引发腿部酸痛。 4.循环问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颜色
于江红 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尿的颜色,跟病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日常饮水量以及进食的东西有关。如果喝水较少,出汗较多,尿的颜色就会加深,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物质较多引起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从而出现蛋白尿,如果尿里出现泡沫,则需要积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以消除尿蛋白。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曹雪霞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其实血糖控制,只是占了一部分,其主要是控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其中急性并发症是指低血糖,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以及乳酸酸中毒等,但糖尿病还有很多的慢性并发症,比如微血管和大血管等,其中微血管是指视网膜,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失明。而肾脏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周围神经患者会出现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病变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病变是指病人发生病症后,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好的变化或者有不良的变化。比如病人发生前臂骨折,在麻醉下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恢复骨折部位的对位力线,病人的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就说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骨折症状已经有好的变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