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有哪些表现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致肝脏严重损害,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具体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出血倾向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肝性脑病相关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等。
一、全身症状
1.乏力
几乎所有肝衰竭患者都会出现乏力症状,程度可轻可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能量产生不足。无论年龄大小,儿童肝衰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活动耐力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不愿活动、嗜睡等;成年人则表现为日常活动受限,如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家务劳动等。
2.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可能与肝脏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如果是老年患者出现肝衰竭,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可能更容易持续或反复,且需要更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潜在的感染病灶,因为老年人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
二、消化道症状
1.食欲减退
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甚至厌食。肝脏是参与消化液分泌等多种消化相关功能的重要器官,肝衰竭时肝脏合成胆汁等消化相关物质的功能障碍,导致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引起食欲减退。对于儿童肝衰竭患者,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食欲减退会进一步加重营养缺乏的状况。
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这与肝功能受损后胃肠道淤血、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女性患者在肝衰竭时出现恶心、呕吐,需要考虑是否同时存在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使得电解质平衡更容易受到影响,而电解质紊乱又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
三、黄疸
1.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是肝衰竭的重要表现之一。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的程度可反映肝衰竭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胆红素水平越高,黄疸越明显。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黄疸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肝衰竭时黄疸可能出现较早,且由于儿童皮肤较薄,黄疸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老年人肝衰竭时黄疸可能进展相对缓慢,但一旦出现也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的变化,因为老年人的肝脏储备功能更差,黄疸加重可能提示病情迅速恶化。
四、出血倾向
1.皮肤瘀点、瘀斑
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出血倾向。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这是因为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发生肝衰竭,出血倾向可能会更严重。例如,本身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出现肝衰竭,皮肤瘀点、瘀斑可能会更加广泛和严重。
2.鼻出血、牙龈出血
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也是常见的出血表现。鼻出血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牙龈出血在刷牙或咀嚼硬物时更容易出现。在老年患者中,鼻出血和牙龈出血需要注意是否同时存在高血压等情况,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加重鼻出血等出血症状,同时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本身可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衰竭时这种情况会进一步恶化。
五、肝性脑病相关表现
1.意识障碍
肝性脑病是肝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原本性格温顺的人变得烦躁不安,原本循规蹈矩的人出现随地便溺等行为。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儿童肝性脑病的表现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烦躁、哭闹不止等表现,且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性脑病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2.神经系统体征
还可能出现扑翼样震颤等神经系统体征。扑翼样震颤表现为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出现不自主的震颤。对于老年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导致的神经系统体征可能会因为老年人本身存在的脑萎缩等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而更容易被忽视,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和反射等情况。
六、腹水
1.腹部膨隆
腹水是肝衰竭较晚期的表现之一,患者可出现腹部膨隆。这是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在不同年龄患者中,腹水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肝衰竭出现腹水时,由于腹腔容积相对较小,腹部膨隆可能更为明显,而且儿童对腹水引起的腹胀等不适的表达可能相对困难,需要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来发现;老年人肝衰竭出现腹水时,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相鉴别,如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腹水,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