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指标怎么治疗
肝功能异常常见指标有谷丙转氨酶等多种,其升高或变化各有意义;治疗包括针对病因和保肝对症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肝功能异常有不同注意事项;生活方式方面,饮食要合理膳食、戒酒,作息要充足睡眠,运动要适度。
一、肝功能异常常见指标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入血,血清ALT水平升高常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其升高程度常与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血清AST升高可见于肝炎、心肌梗死、骨骼肌疾病等,AST/ALT比值变化也有一定临床意义,如肝炎时比值通常小于1,而酒精性肝病等时比值常大于1。
3.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结石、肿瘤等),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梗阻性黄疸,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黄疸等。
4.白蛋白(ALB):由肝细胞合成,血清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如肝硬化、重型肝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白蛋白水平可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
5.球蛋白(GLB):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6.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血清ALP升高可见于胆道梗阻(如胆管癌、胆结石)、肝内胆汁淤积、骨骼疾病(如骨肿瘤、佝偻病)等。
7.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整个胆管系统,血清GGT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道梗阻、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等。
二、肝功能异常的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性肝炎:如为乙型肝炎且符合抗病毒指征,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1]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首先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如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解毒等处理。
酒精性肝病:严格戒酒,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对于合并有脂肪性肝炎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
胆道梗阻:如为胆管结石引起的梗阻,可根据情况采用内镜下取石、手术取石等解除梗阻;如为肿瘤引起的梗阻,可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
2.保肝对症治疗
对于ALT、AST升高: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
对于胆红素升高:可使用腺苷蛋氨酸等药物促进胆红素代谢,减轻黄疸症状。
对于白蛋白降低:可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但根本是要改善肝脏合成功能,通过治疗原发病等方式。
对于ALP、GGT升高:如为胆道梗阻引起,解除梗阻后相关指标可逐渐下降;如为其他原因,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三、不同人群肝功能异常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肝功能异常需特别注意病因排查,如是否为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肝脏有较大损伤的药物。例如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根据儿童体重、年龄等调整药物相关使用情况(虽然不涉及具体剂量,但要体现用药的谨慎性)。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肝功能变化以及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功能异常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
2.孕妇
孕妇肝功能异常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首先要明确病因,如孕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等情况,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权衡治疗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例如对于乙型肝炎孕妇,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要非常谨慎,需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以及病毒载量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肝功能、胎儿发育等情况,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老年人
老年人肝功能异常时,由于其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特点,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首先要全面评估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其他脏器功能情况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脏以及其他脏器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或与其他药物产生严重相互作用的药物。例如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服用药物后的反应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生活方式对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及调整
1.饮食方面
合理膳食:肝功能异常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供应。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等,因为过多的脂肪和糖分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肝细胞。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如绿叶蔬菜、胡萝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香蕉等,但要注意控制糖分较高水果的摄入量。
戒酒: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严格戒酒是至关重要的,酒精会持续损伤肝细胞,加重肝功能异常。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绝对戒酒。
2.作息方面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等功能,熬夜等不良作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节律,加重肝功能异常。例如晚上应尽量在11点前入睡,保证肝脏在夜间能更好地进行解毒等生理活动。
3.运动方面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肝脏的代谢和修复,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例如肝功能异常者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以身体微微出汗但不感到疲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