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会怎样
肝功能异常对身体各系统有诸多影响,如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代谢系统蛋白质和糖代谢异常,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常见表现有乏力、黄疸等,体征有肝脾肿大、腹水等;可能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不同人群有特点;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等,监测需定期复查并综合评估。
一、肝功能异常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一)消化系统相关影响
1.食欲减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肝功能异常时,胆汁分泌和代谢会受到影响,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等物质的重要液体,胆汁分泌异常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起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不想吃饭、食量减少的情况,尤其是对油腻食物的耐受度明显降低,因为脂肪的消化依赖胆汁的参与。对于儿童来说,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的营养状况恶化。
2.消化吸收不良:肝功能异常还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肝脏合成的一些物质如白蛋白等对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当肝功能异常时,白蛋白合成减少,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长期的消化吸收不良会使患者体重下降、身体虚弱。例如,一些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由于长期消化吸收不良,会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
(二)代谢系统相关影响
1.蛋白质代谢异常: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肝功能异常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蛋白质,其合成减少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常见于下肢水肿、眼睑水肿等。同时,肝脏还参与球蛋白的合成等蛋白质代谢过程,球蛋白异常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其本身代谢功能相对较弱,肝功能异常导致的蛋白质代谢异常可能会更快地出现身体机能下降的表现。
2.糖代谢异常:肝脏在糖代谢中起到调节血糖的重要作用,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过程维持血糖的稳定。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血糖调节紊乱,一方面可能导致低血糖,因为肝脏糖原储备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血糖;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血糖升高,影响糖代谢的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情况,血糖的控制会更加复杂,因为肝功能异常会影响降糖药物的代谢等。
(三)凝血系统相关影响
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肝脏能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肝功能异常时,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血风险增加。
二、肝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及体征
(一)一般症状表现
1.乏力:是肝功能异常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不能正常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例如,一些慢性肝炎患者,长期存在乏力的症状,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2.黄疸:当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等。黄疸的发生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使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新生儿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黄疸,需要密切监测,因为严重的黄疸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体征表现
1.肝脾肿大:部分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或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时,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地可能会有改变;脾脏肿大时,可在左肋下触及肿大的脾脏。对于儿童,肝脾肿大可能提示一些先天性肝病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腹水: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如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能会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浊音等。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大量腹水会使患者腹部胀痛明显,影响呼吸等功能。
三、肝功能异常的可能病因及相关人群特点
(一)常见病因
1.病毒性肝炎: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肝炎,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在一些乙肝高发地区,感染率相对较高;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感染乙肝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感染乙肝可能多为母婴传播,而成人感染乙肝多为血液等途径感染。
2.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如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等。不同的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不同,一些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一些药物通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等。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3.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男性由于饮酒相对较多,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可能高于女性。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持续受到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损伤,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二)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先天性肝病、感染等原因引起。先天性肝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黄疸等表现;感染方面,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也容易引起儿童肝功能异常。儿童肝功能异常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等。
2.老年人:老年人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的肝损伤,或者是药物性肝损伤等。老年人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对肝功能异常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与肝功能异常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肝功能异常的检查及监测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指标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等。ALT和AST主要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的ALT和AST含量高于血清,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ALT和AST升高。TBil、DBil、IBil反映胆红素的代谢情况,Alb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等。例如,当ALT和AST明显升高时,提示肝细胞有较严重的损伤。
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对于怀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需要检测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病毒标志物。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通过这些标志物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病毒的复制情况等;丙肝抗体检测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检测丙肝RNA等明确病毒复制情况。
(二)监测要点
1.定期复查: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观察病情的变化。一般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复查的间隔时间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需要每1-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等指标;对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停药后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肝损伤的恢复情况。
2.综合评估:除了肝功能指标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如对于肝硬化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监测肝脏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腹水等情况,以评估病情的进展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