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是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血糖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血糖值有相应范围,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各年龄段可出现,中老年、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家族病史者易患,不干预易进展为2型糖尿病,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干预,不同人群干预需注意不同要点。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其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来说,空腹血糖(FPG)处于6.1mmol/L-7.0mmol/L之间,或者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2hPG)处于7.8mmol/L-11.1mmol/L之间。从发病机制角度看,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逐渐发展的阶段。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糖尿病前期,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由于身体代谢功能逐渐减退等因素,发生糖尿病前期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陷入糖尿病前期。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群,其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在相同生活方式影响下,更易出现血糖调节异常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可能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所以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来延缓或阻止向糖尿病的进展,比如建议这类人群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等;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量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等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出现糖尿病前期迹象的人群,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儿童时期的生活方式习惯会影响一生的代谢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