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其出血机制是溃疡侵蚀黏膜下血管致破裂出血;儿童消化性溃疡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且不同年龄段病因有差异,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不容忽视且症状多不典型;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生率略高但性别对出血风险影响不显著,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风险;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及精神紧张等不良状态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及出血的危险因素;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未规范治疗、合并Hp感染及长期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出血风险高。
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时期消化性溃疡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儿童消化性溃疡出血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不规律、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儿童病因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期可能与喂养不当等因素相关,年长儿则可能与Hp感染等关系更密切。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也不容忽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可能与老年人胃肠黏膜防御修复功能下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常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有关,且老年人症状多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
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男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略高于女性,但在出血的发生风险上,性别差异并非十分显著的决定因素,不过男性由于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等)可能会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生及出血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长期吸烟、大量饮酒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进而增加溃疡形成及出血的概率。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精神心理状态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风险。
病史因素影响
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未规范治疗、溃疡未愈合,再次发生出血的风险较高。
合并Hp感染的患者,Hp感染会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修复机制,使得消化性溃疡更容易发生且出血风险增加。此外,有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的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环氧合酶-1,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损伤胃黏膜,也容易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导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