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血糖症状
宝宝低血糖有早期、中重度不同症状表现,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各有低血糖特点,长期或严重低血糖会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对已出现症状的宝宝应立即补糖,易低血糖宝宝要合理喂养,家长需密切观察及时应对。
一、早期低血糖症状
宝宝低血糖时可能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如面色苍白、出汗、心慌、手抖等。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释放肾上腺素等,导致机体出现这些反应。新生儿低血糖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呼吸不规则等。
二、中重度低血糖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改变:中重度低血糖时宝宝可能出现反应迟钝、烦躁不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脑细胞缺乏足够葡萄糖供应,影响神经功能。例如,长期低血糖会导致脑损伤,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等。
肌张力异常:可能出现肌张力低下,严重时肌肉松弛,活动减少。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调节。
2.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方面: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这是因为低血糖干扰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
循环系统: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心率减慢等循环系统改变,影响机体的血液灌注。
三、不同年龄段宝宝低血糖的特点
1.新生儿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这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肝糖原储备少、糖异生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就出现症状,且症状不典型,需要密切监测血糖。
2.婴幼儿及儿童
婴幼儿可能因未按时进食、剧烈运动等导致低血糖。例如,长时间玩耍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容易出现低血糖情况。儿童如果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
四、低血糖的危害及应对建议
1.危害
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智力、运动发育等。例如,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宝宝认知能力下降、学习困难等。
2.应对建议
对于已经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宝宝,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口服葡萄糖水等。如果宝宝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院进行静脉补充葡萄糖等治疗。同时,对于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宝宝,如新生儿、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等,要注意合理喂养,按时进食,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一旦发现疑似低血糖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