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至40mmHg会休克吗
血压低至40mmHg属于严重低血压,很可能引发休克,因会致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严重不足,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出现后需立即采取平卧、吸氧等紧急措施并查找病因处理
一、休克发生的机制及此血压水平下的情况
当血压低至40mmHg时,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会严重不足。心脏需要泵血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过低的血压会使心脏供血也受到影响,无法有效将血液输送到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脑部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时,会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肾脏灌注不足则会影响其正常的滤过等功能,进一步加重身体内环境的紊乱。由于全身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急剧减少,机体的氧供和营养物质供应无法满足正常代谢需求,就会启动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休克的发生。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可能存在动脉硬化等情况,血压调节能力更差。血压低至40mmHg时,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本就处于衰退状态,更难以耐受如此严重的低血压,发生休克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相对困难,可能会更快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年轻人:如果是年轻人出现血压低至40mmHg的情况,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如严重的感染、过敏性休克早期未被发现等情况,身体原本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好,但一旦血压急剧下降至40mmHg,也会迅速引发休克,因为即使代偿能力存在,也无法在如此低的血压下持续维持各器官的正常灌注。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的人群,血压低至40mmHg时,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血缺氧状态,更容易诱发休克,并且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而对于有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的人群,本身就存在血压调节的异常,血压低至40mmHg时极易引发休克,需要特别警惕并及时处理。
三、应对的紧急性及初步措施
一旦发现血压低至40mmHg,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首先应让患者平卧,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吸氧,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治。在等待急救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等情况,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但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处理。同时,要尽快查找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至40mmHg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如果是过敏引起的,要迅速脱离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等治疗;如果是感染导致的,要积极控制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