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是什么病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发的免疫性炎症性肾损伤,是SLE重要内脏损害表现。发病机制与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肾脏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等和全身表现如发热、皮疹等;诊断靠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自身抗体、肾功能)和肾活检病理检查;治疗根据病情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等组织器官,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等结构和功能受损。遗传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有狼疮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等也可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几率。
二、临床表现
肾脏表现:可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高血压,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全身表现:患者可能有发热、乏力、皮疹(如面部蝶形红斑等)、关节疼痛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受影响,出现生长迟缓等情况;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紫外线暴露环境等可能加重病情。有SLE病史的患者若未有效控制病情,更易引发狼疮性肾炎。
三、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等异常。
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常呈阳性,抗双链DNA抗体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病情活动度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情况。
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狼疮性肾炎的重要依据,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病变活动程度等,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治疗原则
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一般包括: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具有抗炎、抑制免疫等作用,可用于控制狼疮性肾炎的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增强免疫抑制效果,控制病情进展。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谨慎选择药物及评估药物可能带来的影响;妊娠期女性患狼疮性肾炎时,需综合考虑母亲病情及胎儿安全,在治疗药物选择上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老年患者则要关注其肝肾功能等基础状况,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谨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