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如何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监测生命体征、休息与吸氧;药物治疗首选利多卡因等,需考虑不同人群差异;非药物治疗有直流电复律(依年龄选能量)和临时心脏起搏;儿童患者要谨慎选药和用非药物治疗,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对药物的影响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对于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需持续监测。不同年龄人群生命体征正常范围不同,如儿童心率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新生儿心率通常为120-160次/分,婴儿为110-150次/分等,通过监测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2.休息与吸氧:让患者充分休息,有呼吸困难等情况时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这对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有助于维持机体基本代谢需求。
二、药物治疗
1.首选药物:利多卡因可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适用人群限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2.其他药物:普罗帕酮等药物也可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不同药物有其各自的药理特性和适用情况,在选择药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
三、非药物治疗
1.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如伴有休克、严重心绞痛、肺水肿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电复律的能量选择有所不同,儿童一般从较低能量开始尝试,如婴儿可先试用2-4J/kg,儿童可试用2-4J/kg等,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2.临时心脏起搏:某些情况下可考虑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比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特定心脏传导异常等情况,需根据患者的病史、基础心脏状况等决定是否采用该治疗方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处理。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时电复律的能量选择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心脏功能、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等,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和治疗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有肝肾功能减退,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清除,在选择药物及确定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评估,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同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储备较差,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电复律等,且要注意复律过程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