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上室性心动过速怎么药物治疗
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选择有腺苷(激活腺苷受体抑制传导)、地尔硫(阻滞钙通道减慢传导)、美托洛尔(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考虑儿童生理差异、老年基础病及肝肾功能、妊娠期对胎儿影响;药物治疗流程为先评估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无效则选合适药物并监测相关指标。
一、药物选择及机制
(一)腺苷
1.作用机制:腺苷通过激活腺苷受体,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常用于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上室性心动过速需鉴别后符合情况时)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作用迅速,通常静脉注射后数秒内起效。
(二)钙通道阻滞剂
1.地尔硫:通过阻滞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可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用。
(三)β受体阻滞剂
1.美托洛尔: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房室结传导,适用于无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二、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患者
1.儿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和耐受性有差异。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Valsalva动作等),若必须使用药物,需严格评估风险受益比,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二)老年患者
1.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需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以防诱发哮喘发作;同时,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用药时需注意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三)妊娠期患者
1.妊娠期发生阵上室性心动过速时,药物选择需权衡对胎儿和母亲的影响。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等方法,若必须用药,需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亲和胎儿的情况。
三、药物治疗的一般流程
1.首先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出现休克、严重低血压等),应立即采取电复律等非药物紧急治疗措施。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首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窦按摩(需谨慎,老年患者等需注意)、Valsalva动作等。若刺激迷走神经无效,再考虑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腺苷静脉注射等,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