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有呕血者头偏向一侧,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需建立静脉通道输晶体液等,老年患者要控输液速度量;止血有药物止血(用抑酸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和内镜下止血(注射、电凝、套扎);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妊娠期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补充血容量
输液: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林格液或葡萄糖盐水等晶体液,必要时可输入胶体液如白蛋白等,以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控制,避免过快过多输液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
抑酸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效果。奥曲肽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内镜下止血
注射治疗:向出血病灶内注射肾上腺素盐水、硬化剂或组织粘合剂等,使血管闭塞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血管畸形等引起的出血。
电凝止血: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出血血管凝固止血,适用于较明显的小血管出血。
套扎治疗: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通过套扎器将曲张静脉套扎,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病因治疗
消化性溃疡: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在止血后需要继续针对溃疡进行治疗,如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常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同时继续使用抑酸药物等促进溃疡愈合。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于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内镜下治疗、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治疗方法,同时要积极治疗肝硬化基础病。
胃癌:如果是胃癌引起的出血,需要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选择手术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在治疗上要更加谨慎。补充血容量时需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输液过多过快诱发心力衰竭;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内镜下治疗时操作要更加轻柔,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儿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在儿童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补充血容量时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输液量,避免过度输液;药物选择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内镜下治疗要在充分评估患儿耐受性的情况下谨慎进行。
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的安全。补充血容量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液体;药物选择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内镜下治疗要在适当的孕周,充分评估风险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