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阳虚吃什么中药
人参可大补元气,一般人群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体质偏热等不宜单独大量用,儿童不建议自行用;黄芪能补气升阳等,一般人群可适当用,实证等要慎用,儿童需辨证后谨慎用;附子有毒,一般不建议自行用,成人需专业中医师指导,孕妇、儿童等绝对禁用,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者慎用;肉桂能补火助阳等,一般人群需中医师指导,阴虚火旺者忌用,儿童严禁自行用,有出血倾向等病史者需谨慎用。
一、人参
1.功效及作用:人参能大补元气,对于气虚阳虚所致的短气自汗、倦怠乏力等有改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能量代谢等。从中医理论角度,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可补益元气,振奋脾阳等。
2.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对于一般人群,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人参来改善气虚阳虚状况。但对于体质偏热者或有实证、热证者不宜单独大量使用人参;在生活方式方面,服用人参期间应避免食用萝卜等破气食物。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人参,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如需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的专业指导。
二、黄芪
1.功效及作用: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效。对于气虚阳虚引起的表虚自汗、倦怠乏力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研究发现,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等。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可补益脾肺之气,对于气虚导致的阳虚表现有改善作用。
2.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可适当使用黄芪来改善气虚阳虚情况。但实证及阴虚阳亢者要慎用;在生活方式上,服用黄芪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等。对于儿童,若有气虚阳虚相关表现,需在儿科医生辨证后,谨慎使用黄芪,因为儿童用药需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防止用药不当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三、附子
1.功效及作用:附子是温阳的重要药物,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对于阳虚较甚,出现四肢厥冷、畏寒等有显著的温阳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附子有强心、抗炎等作用。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可温补肾阳、驱散寒邪等。
2.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附子有毒,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对于成人,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绝对禁用附子,因为附子的毒性较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受到药物毒性的影响;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使用附子需格外谨慎,必须在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使用。
四、肉桂
1.功效及作用:肉桂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对于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有改善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肉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其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可温补肾阳,温暖脾胃等。
2.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使用肉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阴虚火旺者忌用肉桂;对于儿童,严禁自行使用肉桂,因为儿童的生理机能与成人不同,肉桂的温热之性可能会对儿童稚嫩的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有出血倾向等病史的患者使用肉桂需谨慎,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决定是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