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密切监测母体生命体征、胎儿宫内情况及支持治疗)、尽早终止妊娠(综合孕周等情况选择剖宫产等分娩方式)、肝脏支持治疗(用护肝药物及病情严重时人工肝支持),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有不良生活方式孕妇、有既往病史孕妇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密切监测:密切监测母体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氨等指标,以及胎儿宫内情况,包括胎心监护、B超等,因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能会对母儿产生严重影响,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监测频率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年轻孕妇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仍需严格按照规定频率监测;高龄孕妇本身风险较高,更要加强监测力度。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吸烟、饮酒等,其母儿风险更高,需更频繁且细致地监测。
2.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因为患者可能存在代谢紊乱,需要保证能量供应。对于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要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根据具体的肝肾功能指标情况调整支持治疗方案。
二、终止妊娠
1.时机选择: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尽早终止妊娠。因为随着病情进展,母儿预后会变差。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需综合评估,如孕周较小但病情严重的孕妇,也需及时考虑终止妊娠以挽救母亲生命为主。有既往不良病史的孕妇,如曾有过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孕妇,更要果断把握终止妊娠时机。
2.分娩方式:多选择剖宫产,因为该疾病可能导致孕妇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剖宫产相对更安全,能减少阴道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出血等风险。对于胎儿情况良好但孕妇病情较重的情况,剖宫产是更合适的选择;若胎儿已成熟且孕妇病情允许,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但需谨慎权衡。
三、肝脏支持治疗
1.护肝药物:可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通过抗氧化等作用保护肝细胞。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来决定,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的孕妇,要特别谨慎选择护肝药物及调整剂量。
2.人工肝支持:对于病情严重、出现肝衰竭表现的患者,可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如血浆置换等,通过清除体内毒素等改善病情。但人工肝支持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把握,对于年龄较大、一般状况较差的孕妇,要充分评估人工肝支持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合并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中,更要密切监测母儿情况,及时终止妊娠,且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
2.有不良生活方式孕妇:如吸烟、饮酒的孕妇,在治疗过程中要强调戒除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肝脏损害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需要耐心向孕妇及家属解释其危害并督促执行。
3.有既往病史孕妇:对于有既往肝脏疾病、妊娠并发症等病史的孕妇,在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时,要充分考虑既往病史对本次病情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既往有乙肝病史的孕妇,在护肝等治疗时要兼顾乙肝的相关治疗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