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来源:民福康

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调理来改善脾虚气血不足状况。饮食上选择健脾养血食物并保持规律进餐;生活方式上适度运动且保证充足睡眠;中医调理可通过穴位按摩和中药调理,同时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可多摄入具有健脾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中医食疗学》指出山药能补脾养胃,对脾虚有改善作用;红枣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含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补充气血,研究表明红枣中的某些成分能调节机体造血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气血不足状况。日常饮食中可将山药煮粥、红枣煲汤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将山药制成泥状搭配红枣泥食用,易于消化;女性可适当增加红枣摄入,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因糖分过高影响健康;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则需谨慎选择,可咨询医生后根据自身血糖情况调整。

2.饮食规律:保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规律的饮食有助于脾胃正常运化,若进食无规律,会加重脾虚负担。比如早餐可选择小米粥搭配鸡蛋,小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鸡蛋能补充优质蛋白质,为一天提供能量基础;午餐可搭配米饭、瘦肉、蔬菜,保证营养均衡;晚餐不宜过饱,可选择清淡的蔬菜汤面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食物的摄入来弥补因久坐导致的脾胃功能相对减弱。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像慢跑就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慢跑能带动全身气血运行,刺激脾胃蠕动。对于儿童,可选择散步、跳绳等运动方式,每天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改善脾虚气血不足情况;老年人则可选择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气血,增强体质,且对关节压力小,适合老年人进行锻炼来改善脾虚气血不足。不同病史人群运动需谨慎,如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运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2.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气血生成的重要时段。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及气血生成。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充足睡眠能保障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气血的正常生成;老年人睡眠时长可相对减少,但也需保证6-8小时,良好睡眠利于老年人调理脾虚气血不足状况。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要调整作息时间,尽量保证按时入睡和起床。

三、中医调理方法

1.穴位按摩:可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10-15秒,然后放松,连续按压10-15次。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孕妇按摩足三里穴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孕妇特殊生理状况可能对按摩有特殊要求。还可按摩三阴交穴,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有健脾养血的功效,按摩方法与足三里穴类似。

2.中药调理:一些中药方剂对脾虚气血不足有调理作用,如归脾汤,由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但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医生辨证论治后使用,不同年龄、性别、病史人群用药差异较大,比如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药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有肝肾病史的人群使用中药时要考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医生综合评估后用药。

了解疾病
脾虚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4个月婴儿脾虚怎么调理?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4个月的婴儿表现出脾虚,需要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喂养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脾虚的症状。4个月的婴儿脾虚,主要是因为喂养方式错误而造成的,包括冲奶的温度过凉,或者喂奶过量,造成积食,而造成脾胃功能减弱。
肾虚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肾虚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呼吸困难,经常表现出呼吸困难,或者是有哮喘的人群需要注意自己的肾脏,这类人群很容易会造成肾虚不足,气血虚的一个情况。腰部疼痛,腰部为肾脏之府,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肾脏有先天不足,那么很容易表现出腰部直立困难,无力等显现。
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造成的失眠可选择具有健脾补肾和养气安神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食物来改善失眠的症状。病人也可以经过睡前泡脚,睡前适当的运动,听一些缓慢音调的音乐都可以有效的促进睡眠。防止睡前太过兴奋,晚饭不要吃的太多,避免影响入睡,使失眠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气血不足会导致掉头发吗?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可以造成掉头发的。但是掉头发的问题不一定是气血不足造成的,有可能是血热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对于掉头发的问题,要请医生看一看,确定诊断以后再治疗,若是气血不足造成的可以选择归脾汤,若是血热的问题造成的可以选择凉血地黄汤珈减调理治疗。
气血不足气血两虚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和气血两虚,在中医上来说是气虚和血虚的症状同时存在,机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病理状态。临床的调理上:一、饮食结构的调理,因为人体的气血主要来源于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适当的多吃一些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八宝粥,猪肝瘦肉粥,牛奶,鸡蛋等。二、选择具有健脾益气生血,气血双补的药物进行治疗。
脾虚湿气重会长斑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长斑是由于体内有瘀阻,若是脾胃虚导致体内湿气重,长期的话,会影响全身的代谢功能,因此表现出废物停留在体内淤阻经络,表现出长斑现象。建议病人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薏仁等,平时还要适当增强户外运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女人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女性气血不足首先会有面部的表现,如口唇发白、神色疲惫、面色苍白等。其次,病人还会有食欲不振、乏力、失眠多梦、消瘦等其他系统的症状。长时间如此,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变得很容易生病。
如何判断自己气血不足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正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冰冷,或是肢体乏力、月经量少等表现。具备了这些症状中的一部分,再结合舌脉象,比如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即可判断为气血不足。如果存在气血不足,建议可以用四物汤加减,调补气血。
脾虚吃什么水果?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虚病人能吃以下水果:苹果、木瓜、山楂、橘子、香蕉、柚子、荔枝、桃子等,这类水果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脾虚病人多吃以上水果有助于改善症状。此外,脾虚的病人还可以多吃红枣、山药、茯苓等来调理脾胃。
脾虚便秘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脾虚便秘的症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脾虚便秘的病人,会表现出大便异常,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第二脾虚的病人,在表现出便秘的同时,也会表现出脾虚和消化不良的情况。脾虚便秘的病人表现出以上症状应积极的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以补脾气为主。如果病人表现出以上症状,建议病人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
宝宝咳嗽痰多是脾虚
尹丹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孩子在咳嗽的时候通常会伴有咳痰,从中医来讲,痰和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有代谢水液的功能,当脾的功能失调的时候,水液代谢受到影响,水液就可以聚湿成痰。有了痰以后,肺功能不足,速降、升发的功能不好的时候,痰才可以上到肺,叫肺储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的功能和肺的功能都受到影响的时候,孩子才可以表现出来咳嗽咳痰。从这
舌体胖大有齿痕是脾虚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数情况下舌体胖大有齿痕是指脾虚或者气虚的表现,但是也不能单凭这一条就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用健脾补气的方法,因为在治疗用药的时候要综合判断到底是实证多一些,还是虚证多一些。比如湿疹皮炎的患者,如果现在正处于急性期,局部红肿、渗出、瘙痒,即使有舌体胖大、齿痕、脾虚,但是可能还是要以清热除湿为主,如果过早用一些补药,患者可能会上火,加重病情,所
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脾虚湿气重可从日常饮食、情绪,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调理。首先,饮食调理,脾虚湿气重和日常饮食有关系,大家可以在饮食方面多吃具有健脾祛除作用食物,像西瓜、苦瓜、山药、扁豆、丝瓜、冬瓜,以及荷叶等,经常食用,可以改善脾虚湿气重情况。另外可以从情志调理,中医认为,脾虚是由于平时忧思过度、精神压力过大,伤到脾以后造成的,而且长时间从事脑力
气血不足脱发的症状
许光仓 主任医师
镇江市中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导致的脱发症状主要是患者产生一定的头发脱落和稀疏现象,但是同时可能有一定伴发症状,比如浑身乏力或者是嘴唇发白,同时还有一定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也有的人同时伴有睡眠障碍,比如出现一定的失眠多梦等。
气血不足怎么补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患者可从食补和药补两个方面改善。对于食补,则可食用大枣、桂圆等,桂圆除补气、补血外,还具有温肾、安神作用。另外,患者还可吃阿胶,建议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养血的药材,还可服用人参健脾片或者四物汤等中成药物。
女性脾虚湿气重吃什么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女性脾虚湿气重要需服用具有健脾燥湿的药物。脾虚湿气的特点是患者易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白带量多等情况。因此,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健脾燥湿药物改善,常用药物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或者藿香正气软胶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寒凉的食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