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中医治疗
紫癜肾炎中医治疗包括辨证论治(分风热伤络、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证型及对应治法方剂)、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熏洗、针灸推拿),其优势是注重整体调理,有改善症状等作用,注意需正规中医院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密切观察病情及相关指标,儿童患者更要加强监测。
一、中医辨证论治
1.风热伤络证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紫癜色泽鲜红,伴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安络。常用方剂如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疏风清热,蝉蜕、荆芥穗助疏风解表,配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凉血活血。此证多见于紫癜肾炎初期,与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肌表,导致血络受损有关,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常见,因抵抗力相对较弱,易受外邪侵袭。
2.血热妄行证
临床表现:紫癜较多且密集,色泽鲜红或紫红,伴高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加减,以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牡丹皮、赤芍凉血散瘀。该证多因热毒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脉络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体质壮实者更易出现此证型,生活中若长期处于热毒环境或本身有热毒内蕴情况易诱发。
3.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紫癜时发时止,伴低热盗汗,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常用方剂为大补阴丸合茜根散加减,大补阴丸中熟地、龟板滋阴降火,知母、黄柏清热降火,茜根散中茜根、黄芩、侧柏叶凉血止血,阿胶养血止血。此证型多见于病情迁延不愈,耗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血络的情况,成年患者相对较多见,长期患病或素体阴虚者易出现。
4.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紫癜色泽淡紫,反复发作,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养血。常用方剂为归脾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养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该证多因久病脾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体质虚弱、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脾虚的人群易出现,儿童若长期营养不良也可能引发。
二、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熏洗
可选用一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进行熏洗,通过药物的温热作用和药力渗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改善紫癜肾炎相关症状。但熏洗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对于皮肤有破损者不宜使用。儿童进行中药熏洗时需有成人陪同,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2.针灸推拿
针灸可选取相关穴位进行针刺,如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位,起到调节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推拿按摩也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对相关经络穴位进行按摩,促进机体气血流通。但针灸推拿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儿童进行针灸时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儿童紧张不配合。
三、中医治疗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优势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功能,在改善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保护肾功能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2.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紫癜肾炎需在正规中医院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中西医结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西医的规范治疗措施,如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肝肾功能等指标,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更要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