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二尖瓣狭窄的危害有哪些
二尖瓣狭窄对心脏功能、肺部及全身循环系统均有影响。心输出量减少,易致右心衰竭,还易引发心房颤动致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及体循环栓塞;会引起肺淤血致呼吸困难,严重可致急性肺水肿,还易致反复肺部感染;右心衰竭时出现体循环淤血,心房颤动易致血栓形成与栓塞,如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1.心输出量减少: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肺静脉回流,使肺淤血。长期肺淤血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研究表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输出量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心输出量的减少会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心输出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身体各器官的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女性患者中,由于妊娠等生理状态下对心输出量需求增加,可能会使二尖瓣狭窄相关的心脏功能异常表现更为突出,加重病情。
2.心房颤动的发生: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发生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导致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约减少20%-30%。心房内血液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长期二尖瓣狭窄病史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增加。在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心房颤动的发生会显著增加其发生卒中的风险,因为老年患者本身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脑栓塞后预后相对更差。
二、对肺部的影响
1.肺淤血与呼吸困难:二尖瓣狭窄使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患者早期可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对于生活方式中活动量较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更容易较早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而长期处于高海拔等缺氧环境的患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肺淤血相关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
2.反复肺部感染:肺淤血使肺部顺应性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肺部淤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儿童二尖瓣狭窄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反复肺部感染,而反复感染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加重心脏病变。女性患者如果在孕期等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的时期,也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
三、对全身循环系统的影响
1.体循环淤血: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为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肝大可引起右上腹不适、疼痛等症状,腹水会导致腹胀,下肢水肿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使患者行走困难等。对于有长期二尖瓣狭窄病史的老年患者,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相对减退,对淤血的耐受能力下降。在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会加重水钠潴留,进而加重体循环淤血的程度,所以需要强调低盐饮食的重要性。
2.血栓形成与栓塞:如前所述,心房颤动时心房内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外周动脉栓塞,常见的有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肾栓塞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对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需要积极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形成,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差异等问题。儿童二尖瓣狭窄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也较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



